压裂用支撑剂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8 23:55:48 更新时间:2025-04-17 23:55:5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8 23:55:48 更新时间:2025-04-17 23:55:5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水力压裂技术是提高储层渗透率的关键手段,而压裂用支撑剂(如石英砂、陶粒等)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裂缝导流能力与长期稳定性。支撑剂需要承受地下高温、高压及复杂化学环境的考验,其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裂缝过早闭合,严重影响油气产量。因此,通过科学系统的检测手段对支撑剂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及长期耐久性进行评价,成为保障压裂施工成功的关键环节。检测结果不仅影响压裂方案设计,还与油气井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压裂用支撑剂的检测主要围绕以下关键指标展开:
1. 粒度分布:分析支撑剂颗粒的粒径范围及分布均匀性,影响裂缝导流能力;
2. 抗破碎能力:模拟地层闭合压力下颗粒的破碎率,评估其抗压强度;
3. 圆度与球度:通过图像分析技术量化颗粒形状,影响颗粒堆积密度;
4. 酸溶解度:测试支撑剂在盐酸中的溶解比例,反映化学稳定性;
5. 浊度与杂质含量:评价支撑剂对压裂液的污染程度。
为实现精准检测,需采用专业仪器设备:
- 激光粒度分析仪:用于快速测定颗粒粒径分布;
- 压力试验机:模拟地层压力进行抗破碎测试;
- 图像分析系统:结合显微镜与软件分析颗粒圆度/球度;
- 高温高压反应釜:测试长期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
- 分光光度计:测量浊度以评估杂质含量。
检测需严格遵循国际及行业标准:
1. API RP 19C:规范支撑剂导流能力的实验室测试流程;
2. ISO 13503-2:定义颗粒尺寸分布、圆度及抗破碎性的测量方法;
3. SY/T 5108(中国石油行业标准):规定支撑剂酸溶解度的测试步骤;
4. ASTM D4179:指导单颗粒抗压强度的测定。
典型检测流程包括:样本制备→粒度筛分→抗压测试→形状分析→化学稳定性试验→数据汇总。以抗破碎率检测为例,需按照ISO 13503-2标准,在设定压力(如52MPa)下加载2分钟,筛分后计算破碎颗粒占比(需≤10%)。同时,圆度检测要求至少测量200个颗粒,通过Krumbein图表法判定级别(优质支撑剂圆度≥0.7)。
随着非常规油气开发需求增长,检测技术正向智能化发展:三维CT扫描用于内部结构分析,AI图像识别提升形状检测效率,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逐步应用于生产环节。未来,支撑剂检测将更加注重环境适应性(如超高温页岩气储层)及环保指标(如可降解支撑剂)的评价,推动行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升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