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食品接触陶瓷制品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9 06:49:29 更新时间:2025-04-18 06:49: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9 06:49:29 更新时间:2025-04-18 06:49: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陶瓷制品作为食品接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餐具、炊具、容器等领域。由于直接与食品接触,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陶瓷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重金属(如铅、镉)等有害物质,若溶出量超标,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各国对食品接触陶瓷制品的检测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涉及材料成分、迁移量、物理性能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与食品接触陶瓷制品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重金属迁移量检测:重点检测铅(Pb)、镉(Cd)、铬(Cr)、镍(Ni)等元素的溶出量,模拟实际使用中与酸性或高温食品接触时的迁移情况。 2. 釉面耐酸碱性测试:评估釉层在酸、碱溶液中的稳定性,防止釉料脱落或腐蚀。 3.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吸水率等,确保产品在日常使用中不易破裂或变形。 4. 微生物指标:针对部分特殊用途陶瓷(如发酵容器),需检测表面微生物残留是否符合标准。
检测过程中需依赖专业的仪器设备: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精确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 - 恒温振荡器和恒温箱:模拟食品接触环境,测试迁移量。 - pH计:检测酸碱溶液的浓度变化,评估釉面耐腐蚀性。 - 冲击试验机和热膨胀系数测定仪:分析陶瓷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依据不同检测项目,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迁移量测试:将陶瓷制品浸泡于4%乙酸溶液中(模拟酸性食品),在特定温度(如22℃或70℃)下保持24小时,通过仪器检测溶出物浓度。 2. 耐酸碱性测试:将试样置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表面变化并测定质量损失率。 3. 抗冲击试验:通过跌落测试或摆锤冲击实验,评估陶瓷的抗碎裂能力。 4. 微生物检测:采用表面涂布法或浸泡法,培养并计数样品表面的菌落总数。
全球主要标准体系包括: - 中国标准: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规定了铅、镉迁移限量及测试方法。 - 欧盟标准:EC 1935/2004框架法规及84/500/EEC指令,明确铅、镉溶出限值(铅≤0.8mg/dm²,镉≤0.07mg/dm²)。 - 美国标准:FDA CPG 7117.06/07,对陶瓷釉面铅镉溶出量提出分级要求。 - 国际标准:ISO 6486-1/2针对陶瓷炊具的检测方法及限值。 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对应的标准,并通过第三方实验室认证以确保合规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