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9 10:00:02 更新时间:2025-04-18 10:00:0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9 10:00:02 更新时间:2025-04-18 10:00:0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电气设备和高压系统中,固体绝缘材料的耐电痕化性能是保障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指标。耐电痕化指数(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 CTI)和相比电痕化指数(Proof Tracking Index, PTI)用于表征绝缘材料在电场和污染介质共同作用下抵抗导电通路形成的能力。这些参数直接影响材料在潮湿、污秽环境中的绝缘寿命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PCB基材、绝缘子等领域。通过科学测定CTI和PTI,可有效评估材料的抗电弧腐蚀能力,为产品选型和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1. 耐电痕化指数(CTI):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材料表面能承受50滴电解液而不发生电痕化的最高电压值(V)。
2. 相比电痕化指数(PTI):材料在指定电压下通过50滴电解液测试后未发生电痕化的验证性指标。
3. 材料预处理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清洁度等环境参数的控制。
4. 失效判定标准:导电通路形成、材料碳化深度或电流突变的阈值。
测试系统需符合IEC 60112标准,主要包含:
- 电极装置:铂金电极(尺寸5mm×2mm×40mm),间距4.0mm±0.1mm
- 可调高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100-600V,波纹系数≤5%
- 液滴控制单元:滴液速度30s±5s/滴,液滴体积20³±3³mm³
- 监测系统:电流传感器(精度±1mA)、高速摄像机(记录电痕发展过程)
- 环境箱:温度控制23℃±2℃,相对湿度50%±5%
1. 样品制备:裁取至少3块15mm×15mm×4mm试样,表面打磨至Ra≤0.8μm
2. 预处理:在标准环境(23℃/50%RH)中调节96小时
3. 电极安装:垂直施加1.0N±0.05N的接触压力
4. 测试程序:
a) 施加100V初始电压,氯化铵溶液(0.1%浓度)连续滴落
b) 每阶段增加25V电压,持续至发生电痕化失效
c) 记录失效前承受的最高电压值(CTI)
d) PTI测试则在指定电压下验证50滴后是否通过
- 国际标准:IEC 60112:2020《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试验方法》
- 国家标准:GB/T 4207-2022 等效采用IEC标准
- 行业规范:UL 746A(塑料材料性能标准)
- 特殊要求:ASTM D3638(针对层压材料的测试细则)
测试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溶液浓度的精确控制(偏差≤±5%)、电极清洁度(每测试次后酒精擦拭)以及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对于CTI≥600的材料应注明为特殊等级(如CTI 600M),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处理多试样数据差异。现代实验室已引入自动化测试系统和AI图像识别技术,显著提升了测试效率和判定的准确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