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用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口罩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0 11:41:21 更新时间:2025-04-19 11:41: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0 11:41:21 更新时间:2025-04-19 11:41: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空气污染和职业粉尘防护需求的增加,非医用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口罩(如KN95、KP100等)在工业、建筑、日常防护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类口罩的核心功能是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如PM2.5、粉尘、花粉等),其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呼吸健康。为确保口罩的防护效果符合设计要求,需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对关键指标进行验证。检测不仅能保障产品合规性,还能避免因过滤效率不足或呼吸阻力过大导致的健康风险。
非医用防颗粒物口罩的检测主要围绕防护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展开,具体包括以下项目:
1. 过滤效率测试:衡量口罩对颗粒物的阻隔能力,通常针对不同粒径的盐性颗粒(如NaCl)和油性颗粒(如DOP)进行测试,例如KN95口罩对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需≥95%。
2. 呼吸阻力检测:包括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确保口罩在提供防护的同时不影响正常呼吸。根据GB 2626-2019标准,KN95口罩吸气阻力应≤210Pa,呼气阻力≤300Pa。
3. 泄漏性测试(密合性):模拟实际佩戴时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度,泄漏率需低于标准限值(通常≤8%)。
4. 视野及佩戴舒适性:评估口罩对视野的影响和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
5. 材料安全性检测:包括甲醛含量、pH值、微生物指标等,确保接触人体无刺激或过敏风险。
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和仪器设备进行,常见方法包括:
1. 过滤效率测试:使用颗粒物发生器(如NaCl气溶胶发生器)和激光粒子计数器,通过上下游颗粒浓度差计算过滤效率。
2. 呼吸阻力测定:借助呼吸模拟装置(如TSI 8130)在固定流量(如85L/min)下测量压力差。
3. 泄漏性测试:通过人工头部模型配合气溶胶检测仪,模拟不同动作(如说话、转头)下的泄漏情况。
4. 材料化学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甲醛含量,通过微生物培养法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非医用防颗粒物口罩的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
1. 中国标准(GB 2626-2019):明确规定了KN(防非油性颗粒)、KP(防油性颗粒)系列口罩的分类、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2. 国际标准:如美国NIOSH认证(N95、P100)、欧洲EN 149:2001+A1:2009(FFP2/FFP3)。
3. 其他指标:如欧盟REACH法规对化学物质的限制、ISO 16900系列测试方法等。
企业需通过CNAS/CMA认证的实验室完成检测,并获取符合性报告。市场监管部门会定期抽检,确保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