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0:08:45 更新时间:2025-04-20 10:08:4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0:08:45 更新时间:2025-04-20 10:08:4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ITU-T G.652.D)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传输介质,广泛应用于5G骨干网、数据中心互联及长距离光通信场景。其特点是工作波长范围扩展至1260~1625 nm,同时通过优化光纤结构抑制色散和弯曲损耗。为确保光纤性能符合国际标准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需对其物理特性、光学参数和传输性能进行系统性检测。检测过程涉及几何参数、衰减特性、色散特性、抗弯性能等多个关键指标,需结合高精度仪器与标准化的测试方法。
针对G.652.D光纤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几何参数检测:芯径、包层直径、芯/包层同心度偏差
2. 衰减系数测试:1310 nm和1550 nm波长处的衰减值
3. 截止波长测量:2米光纤截止波长与成缆截止波长
4. 色散特性分析:零色散波长、色散斜率及色散系数
5. 偏振模色散(PMD)系数
6. 宏弯损耗与微弯损耗测试
7. 涂层同心度和剥离力检测
检测过程中需采用专业仪器设备:
- 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用于芯径、包层直径测量(精度达±0.1μm)
- 光时域反射仪(OTDR):实现衰减系数测试和故障定位
- 色散测试系统:采用相移法或脉冲时延法测量色散参数
- 光谱分析仪(OSA):配合光源进行截止波长测试
- 偏振模色散测试仪:基于Jones矩阵法测量PMD系数
- 弯曲损耗测试装置:包含标准绕线轴和功率监测系统
主要检测方法遵循国际标准:
1. 几何参数检测:采用折射近场法(IEC 60793-1-20)进行非破坏性测量
2. 衰减系数测试:基于截断法(IEC 60793-1-40)进行双向平均测量
3. 截止波长测量:使用弯曲参考法(IEC 60793-1-44)进行验证
4. 色散特性分析:相移法测试系统(IEC 60793-1-42)实现高精度测量
5. 抗弯性能测试:按ITU-T建议进行32mm直径绕轴测试(G.650.1)
检测需严格遵循以下标准规范:
- ITU-T G.652.D:规定光纤的传输特性及几何参数要求
- GB/T 9771.3-2020:中国国家标准对B1.3类单模光纤的技术要求
- IEC 60793系列:涵盖光纤测试方法标准体系
- Telcordia GR-20-CORE:北美地区通用光纤检测规范
典型参数要求示例:
- 芯径:8.6~9.5 μm
- 包层直径:125±1 μm
- 1550 nm衰减系数:≤0.22 dB/km
- 宏弯损耗(100圈,30mm半径):≤0.5 dB@1550 nm
通过严格的检测流程和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可确保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传输性能、机械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满足现代光通信系统的严苛要求。检测过程中需特别注意PMD系数和抗弯性能的验证,以适配高速率、大容量传输系统的应用场景。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