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2 04:17:45 更新时间:2025-04-21 04:17:4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2 04:17:45 更新时间:2025-04-21 04:17:4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碳酸锂(Li₂CO₃)、单水氢氧化锂(LiOH·H₂O)和氯化锂(LiCl)是锂产业链中重要的基础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玻璃陶瓷、润滑脂及医药等领域。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锂盐的纯度、杂质含量及理化性质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性能。因此,对其质量进行精准检测是保障材料性能和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检测过程需涵盖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质测试以及杂质控制,涉及多种仪器设备和标准化的检测方法。
针对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和氯化锂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主成分含量测定:锂元素含量、结晶水含量(针对单水氢氧化锂);
2. 杂质元素分析:钠、钾、钙、镁、铁、硫酸盐等;
3. 物理性质检测:粒度分布、比表面积、pH值、溶解性;
4. 有害物质检测:重金属(如铅、砷)、氯离子(针对非氯化锂产品);
5. 热稳定性测试:热分解温度、失重特性。
检测过程中需采用高精度仪器设备: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用于多元素杂质含量的快速测定;
-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晶型结构及纯度;
- 离子色谱仪(IC):检测阴离子杂质(如硫酸根、氯离子);
-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颗粒尺寸分布;
- 热重分析仪(TGA):评估热稳定性及结晶水含量;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针对特定重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
检测方法需遵循国际及国家标准,主要包含以下技术:
1. 滴定分析法(GB/T 11064-2022):通过酸碱滴定或络合滴定测定主成分含量;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SO 11885:2007):用于痕量金属杂质的定量检测;
3. 重量法(ASTM E463-2014):测定硫酸盐、灼烧减量等指标;
4. 电位滴定法(GB/T 23844-2019):精确分析氯离子含量;
5. X射线荧光光谱法(JIS K0119:2018):非破坏性快速成分分析。
行业常用标准包括:
- 碳酸锂:GB/T 11064-2022《锂盐化学分析方法》、YS/T 582-2013《电池级碳酸锂》;
- 单水氢氧化锂:GB/T 26008-2020《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ISO 5993:2021《工业用氢氧化锂》;
- 氯化锂:HG/T 3811-2013《工业氯化锂》、ASTM E534-2020《氯化物化学分析标准方法》。
通过上述检测流程和标准化的方法,可确保锂盐产品的质量满足新能源、化工等领域的严苛要求,为锂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