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2 08:49:41 更新时间:2025-04-21 08:49:4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2 08:49:41 更新时间:2025-04-21 08:49:4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砷(A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毒类金属元素,其化合物可通过水源、土壤、食品和工业污染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砷环境中会导致皮肤病变、癌症及多器官功能损伤。因此,砷检测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无机砷列为Ⅰ类致癌物,各国对食品、饮用水和环境中砷的限量标准日趋严格,例如WHO规定饮用水中砷的限值为10 μg/L,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亦采用此限值。
根据检测对象和需求,砷检测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总砷检测:测定样品中所有形态砷的总含量,适用于水质、土壤和食品的初步筛查。
2. 无机砷检测:区分三价砷(As³⁺)和五价砷(As⁵⁺),重点关注高毒性的无机砷形态,尤其在稻米、海产品等食品检测中尤为重要。
3. 有机砷检测:检测如砷甜菜碱、砷胆碱等低毒性有机化合物,常用于评估海产品的安全性。
1. 原子荧光光度计(AFS):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至0.1 μg/L),适用于痕量砷的快速检测,是水质和食品检测的主流设备。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具备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检测限可达ppt级,适用于高精度科研和复杂基质样品分析。
3.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通过石墨炉技术(GF-AAS)提升灵敏度,适用于固体和生物样品中的砷检测。
4.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用于砷形态分析,可准确区分不同砷化合物的毒性差异。
1. 银盐分光光度法:通过砷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红色胶态银,在520 nm处测吸光度。适用于水质和食品中总砷的常规检测(GB 5009.11-2014)。
2.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利用硼氢化钾将砷还原为砷化氢,经原子化后测定荧光强度。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的优势(HJ 694-2014)。
3.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通过高温原子化测定砷原子对特征光谱的吸收,需配合基体改进剂提高准确性。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样品经消解后直接进样,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高通量检测(EPA 200.8)。
1. 中国标准: - GB 5009.11-2014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 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中砷的测定 - GB/T 5750.6-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2. 国际标准: - EPA 7063/7473(美国环保署砷检测方法) - ISO 17294-2 水质-ICP-MS检测法 - AOAC 986.15 食品中砷的测定
3. 行业标准: - 《中国药典》2020版 药材及饮片砷盐检查法 - SN/T 0448-2011 进出口食品中总砷检测方法
当前砷检测技术正向快速化、便携化和形态分析方向发展:①基于纳米材料的比色传感器可实现现场可视化检测;②微流控芯片技术将前处理与检测集成化;③联用技术(如HPLC-ICP-MS)提升形态分析效率;④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光谱数据分析,提高检测准确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