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助行架(英)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3 00:03:45 更新时间:2025-04-22 00:03:4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3 00:03:45 更新时间:2025-04-22 00:03:4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轮式助行架(Wheeled Walker)作为一种辅助行走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老年人、康复患者及行动不便人群的日常活动中。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功能性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与健康保障。因此,对轮式助行架进行系统性检测是确保其符合国际标准、满足市场准入要求的必要环节。检测内容涵盖结构强度、材料性能、操作稳定性及安全防护等多个维度,旨在验证产品在长期使用中是否具备抗疲劳性、防滑性及紧急制动能力。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轮式助行架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国对相关产品的质量管控也更加严格。检测过程中需结合产品设计特点,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下的负载、运动状态和环境条件,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下将围绕检测项目、检测仪器、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轮式助行架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1. 结构强度测试:评估框架、连接部件及支撑结构的抗压、抗弯和抗冲击能力; 2. 稳定性测试:检验助行架在不同倾斜角度和地面条件下的防侧翻性能; 3. 刹车性能测试:验证刹车系统的响应速度、制动力及耐久性; 4. 材料安全性测试:检测塑料、金属等材料的环保性、耐腐蚀性及无毒特性; 5. 功能性测试:包括高度调节灵活性、折叠机构的可靠性以及轮胎耐磨性等。
为实现上述检测目标,需使用专业仪器设备: - 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测试框架和部件的静态载荷与动态疲劳强度; - 倾斜平台与力传感器:模拟不同坡度环境,测量助行架的稳定性参数; - 测力计与刹车测试台:量化刹车系统的制动力和响应时间; - 环境试验箱:评估材料在高温、低温、湿度变化下的性能变化; - 摩擦系数测试仪:检测轮胎与地面的防滑性能。
检测方法需遵循标准化流程: 1. 静载测试:在助行架关键部位施加1.5倍额定载荷,持续24小时观察形变与断裂情况; 2. 动态稳定性测试:通过倾斜平台以5°增量调整角度,记录侧倾临界点; 3. 刹车力测试:在坡度为10°的测试台上,测量刹车后助行架的滑移距离; 4. 疲劳测试:模拟10万次折叠/展开循环,评估机构磨损与功能失效风险; 5. 化学分析: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
轮式助行架的检测需符合以下国际与国家标准: - ISO 11199-3:2005:步行辅助器具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 ASTM F2012-19:轮式助行架的性能标准; - GB/T 14728-2020:中国助行器具通用技术条件; - EN 12182:2012:欧洲康复和护理设备的安全规范。 检测报告需明确标注依据标准、测试结果及合规性结论,为产品上市提供技术背书。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轮式助行架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用户体验得以全面保障,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并满足全球市场准入要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