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极开路时,栅极截止电流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3 11:32:41 更新时间:2025-05-13 19:07:3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3 11:32:41 更新时间:2025-05-13 19:07:3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半导体器件(如MOSFET、IGBT等)的测试中,漏极开路状态下栅极截止电流的检测是评估器件静态特性与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当漏极处于开路状态时,栅极在截止电压下仍可能因内部泄漏或寄生效应产生微小电流。这种电流虽小,但在高精度电路或低功耗应用中可能显著影响系统性能,甚至导致器件长期工作时的热失效问题。因此,精确检测栅极截止电流对器件选型、质量控制及失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主要关注以下核心参数:
1. 栅极截止电流(IGSS):在指定漏极开路电压(VDS)及栅极截止电压(VGS)下的泄漏电流值。
2. 温度依赖性: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电流变化趋势,通常需在-40°C至150°C范围内测试。
3. 时间稳定性:电流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尤其对于长期可靠性评估至关重要。
为实现高精度测量,需采用以下仪器组合:
- 高精度源测量单元(SMU):如Keysight B2900系列,可提供纳安级电流分辨率及稳定的电压源。
- 探针台与温控系统:用于连接被测器件并控制测试温度(如Temptronic热流仪)。
- 屏蔽测试夹具:降低环境电磁干扰对微小电流测量的影响。
- 数据采集系统:配合LabVIEW或专用测试软件实现自动化数据记录与分析。
标准测试流程包括:
1. 预热与校准:仪器预热30分钟以上,并进行零点校准。
2. 电路配置:将漏极保持开路,栅极施加规定截止电压(如-10V至-20V)。
3. 电流测量:使用SMU在稳定状态下记录至少5次连续读数,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 温变测试:通过温控系统改变器件温度,重复测量并绘制电流-温度曲线。
5. 时间漂移测试:在额定温度下持续监测电流1小时以上,观察长期稳定性。
主要遵循以下行业标准:
- JEDEC JESD22-A101:规定稳态温度湿度偏压测试方法。
- MIL-STD-750:针对分立半导体器件的测试方法标准。
- AEC-Q101:汽车电子委员会制定的可靠性验证标准,要求器件在极端温度下的泄漏电流需小于1nA。
- IEC 60747-8:国际电工委员会关于分立器件的测试规范,明确测试电压施加时间与精度要求。
通过以上系统化的检测流程,可确保准确评估器件在漏极开路状态下的栅极截止电流特性,为器件设计与应用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