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分析仪设备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3 14:10:23 更新时间:2025-05-13 19:10:3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3 14:10:23 更新时间:2025-05-13 19:10:3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凝血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中用于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术前筛查、血栓性疾病诊断、抗凝治疗监测等领域。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方案制定和安全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凝血分析仪的功能日益多样化,检测参数也从传统的凝血四项(PT、APTT、TT、FIB)扩展到凝血因子活性、抗凝蛋白、纤溶系统活性等复杂指标。因此,定期对凝血分析仪进行系统性检测和设备性能验证,成为保障检测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的重要环节。
凝血分析仪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凝血时间测定: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2. 纤维蛋白原浓度(FIB);
3. 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如Ⅱ、Ⅴ、Ⅶ、Ⅷ、Ⅸ、Ⅹ、Ⅺ因子);
4. 抗凝系统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S活性;
5. 纤溶系统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此外,部分高端设备还可进行血小板功能分析及肝素定量监测。
凝血分析仪检测需使用专业设备和试剂,主要包括:
- 凝血分析仪本体(全自动/半自动型号);
- 配套校准品和质控品(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
- 光电比浊系统检测模块;
- 磁珠法或凝固法检测装置;
- 温度控制系统(37℃恒温模块);
- 移液器和精密计时器;
- 标准血浆样本(用于交叉验证)。
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 精密度验证:通过重复检测同一质控样本,计算CV值(变异系数),要求PT/APTT的CV≤5%,FIB的CV≤8%;
2. 准确度评估:与参考实验室进行结果比对,偏差需符合CLSI EP09-A3标准;
3. 携带污染率测试:高值样本与低值样本交替检测,污染率应≤1%;
4. 线性范围验证:对样本进行梯度稀释,验证设备在声明范围内的线性响应(R²≥0.975);
5. 温度稳定性测试:确保反应体系恒温37℃±0.5℃。
凝血分析仪的检测需严格执行以下标准:
- ISO 17593:2022《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凝血检测系统性能要求》;
- CLSI H21-A5《凝血试验的采集、运输和处理指南》;
- GB/T 29791-201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 EP05-A3《临床实验室测量程序精密度验证》;
- CAP认证要求(美国病理学家协会)中的凝血检测质控规范。
设备每月需进行质控品检测,年度需由计量机构进行校准认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