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极与发射极短路时的最大集电极-发射极高温截止电流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16:54:12 更新时间:2025-05-13 19:29:3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16:54:12 更新时间:2025-05-13 19:29:3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半导体器件可靠性评估中,晶体管的高温截止特性检测是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当基极与发射极(B-E)处于短路状态时,集电极-发射极(C-E)间的截止电流(ICEO)会在高温环境下显著增加,可能导致器件热失控或性能退化。这一现象在功率晶体管、开关器件及高温应用场景(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系统)中尤为关键。高温截止电流的异常升高可能引发电路效率下降、功耗增加甚至器件永久损坏。因此,准确检测B-E短路条件下C-E间的最大截止电流,成为评估晶体管高温耐受性、筛选不合格器件的重要依据。
该检测的核心目标是测定晶体管在以下特定条件下的性能参数:
1. B-E极间强制短路(通过外部电路或测试夹具实现);
2. 高温环境(通常为125°C至150°C,依据器件规格调整);
3. 施加规定的集电极-发射极反向电压(VCBO或VCEO的额定值);
4. 测量并记录集电极泄漏电流(ICEO)的最大值。
检测结果需符合器件规格书及行业标准对高温截止电流的限值要求。
测试系统需包含以下关键设备:
1. 高温测试箱:温度控制精度±1°C,支持快速升降温;
2. 高精度源表(SMU):可编程电压/电流源,量程覆盖nA级电流;
3. B-E短路夹具:低接触电阻的专用测试插座;
4. 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温度、电压及电流数据;
5. 保护电路:防止过流或过热导致的器件损伤。
测试流程遵循以下标准化步骤:
1. 将待测晶体管安装至B-E短路夹具,确保接触可靠;
2. 将样品放入高温箱,升温至目标温度并稳定30分钟;
3. 施加规定的反向电压至C-E极(如VCBO=60V),保持时间≥5分钟;
4. 使用源表测量稳态下的集电极电流,重复三次取最大值;
5. 对比测量值与规格限值,判断器件合格性。
测试依据以下国际及行业标准:
1. JEDEC JESD22-A108:高温反向偏压(HTRB)测试规范;
2. IEC 60747-1:半导体分立器件的通用测试方法;
3. AEC-Q101:汽车级分立器件可靠性验证标准;
4. 器件规格书:制造商提供的ICEO(max)限值(通常为μA至mA级)。
合格标准要求实测ICEO不超过规格书标注值的150%,且无随时间递增趋势。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