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16:58:24 更新时间:2025-05-13 19:29:4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16:58:24 更新时间:2025-05-13 19:29:4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酶,主要分布于肝脏、心肌、骨骼肌和肾脏等器官。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辅助诊断中。AST活性的检测能够帮助医生评估组织损伤程度及病情进展。目前,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方法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成为AST检测的金标准。
本试剂盒基于IFCC标准方法,用于定量检测人体血清或血浆中AST的活性浓度。检测项目主要针对以下临床场景:
1. 肝脏疾病的筛查与监测(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
2. 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
3. 肌肉损伤或肾病的评估;
4. 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肝损伤监测。
检测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半自动分光光度计,常见设备包括:
- 罗氏Cobas系列分析仪
- 西门子ADVIA系列分析仪
- 日立7180型生化分析仪
仪器需具备37℃恒温系统,并支持340nm波长检测。使用前需确保仪器校准通过,且试剂仓温度符合试剂保存要求。
IFCC法采用酶动力学原理,反应体系如下:
1. AST催化L-天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和L-谷氨酸;
2. 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MDH)作用下转化为L-苹果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
3. 通过监测340nm波长下NADH吸光度的下降速率,计算AST活性(U/L)。
操作步骤包括:样本稀释、试剂复溶(需使用去离子水,复溶温度25-30℃)、37℃孵育反应、连续监测吸光度变化(至少120秒)。
本试剂盒严格遵循IFCC 2002年修订版标准,关键参数包括:
- 反应温度:37℃±0.1℃
- 波长:340nm(主波长)/700nm(副波长,用于消除浊度干扰)
- 样本类型: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避免溶血)
- 线性范围:5-500 U/L(超过需稀释复测)
质量控制需满足:
1. 每日运行两个水平质控品(正常值和病理值);
2. 偏差不超过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3;
3. 参与室间质量评价(EQA)并符合国际标准化要求。
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和严格质控,IFCC法试剂盒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间可比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