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20:50:15 更新时间:2025-04-23 20:50:1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20:50:15 更新时间:2025-04-23 20:50:1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颗粒检测是通过科学手段对物料中的颗粒尺寸、分布、形状及组成等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过程。在制药、化工、食品、环境监测及材料科学等领域,颗粒检测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例如,药品中活性成分的粒径直接影响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而工业粉尘的颗粒浓度则关乎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随着纳米技术和精密制造的发展,颗粒检测技术不断升级,其应用场景也从传统的宏观颗粒分析延伸至微米级、纳米级颗粒的精确表征。
颗粒检测涵盖多个关键指标,主要包括:
1. 粒径分布:分析颗粒群体的尺寸范围及占比,常用D10、D50、D90等参数表征
2. 颗粒形貌:观测颗粒的球形度、长径比等几何特征
3. 浓度检测:测定单位体积或质量中的颗粒数量
4. 表面特性:包括Zeta电位、比表面积等理化性质
5. 成分分析:通过光谱或质谱手段确定颗粒化学组成
特定行业还会增加如微生物负载、磁性颗粒含量等专项检测。
1. 激光粒度分析仪:基于Mie散射原理,测量范围0.01-3500μm,适用于液态或气溶胶样品
2. 动态光散射仪(DLS):专攻纳米颗粒(1nm-1μm)的粒径和分布分析
3. 电子显微镜(SEM/TEM):提供高分辨率形貌图像,可结合EDS进行成分分析
4. 库尔特计数器:通过电阻法精确统计颗粒数量与尺寸
5. 图像分析系统:结合光学显微镜与AI算法实现颗粒自动分类计数
主流检测方法:
- 筛分法(ISO 2591-1)
- 激光衍射法(ISO 13320)
- 动态图像分析法(ASTM B822)
- X射线沉降法(GB/T 19077)
国际标准: ISO 14644(洁净室颗粒控制)、USP<788>(注射剂微粒检测)
国内标准: GB/T 15445(粒度分析通则)、YY/T 1558(医用导管颗粒物检测)
检测方法选择需综合考虑样品性质、检测需求及成本效益,同时严格遵循行业强制标准。
当前颗粒检测技术正向智能化、在线化方向发展。联用技术(如激光衍射+图像分析)可弥补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微流控芯片技术实现单颗粒级检测,而AI算法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数据分析效率和准确性。未来随着工业4.0的推进,在线颗粒监测系统将在智能制造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