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L-岩藻糖苷酶(AFU)测定试剂盒(CNPF底物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06:52 更新时间:2025-04-24 20:06:5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06:52 更新时间:2025-04-24 20:06:5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肾脏、胎盘等组织中。其活性异常升高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肝炎等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FU测定试剂盒(CNPF底物法)通过检测血清或血浆中AFU的活性水平,能够为肝癌的早期筛查、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估提供可靠依据。相较于传统的甲胎蛋白(AFP)检测,AFU在部分AFP阴性的肝癌病例中表现出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因此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补充手段。
AFU活性测定是评估肝脏功能及肝癌风险的核心项目。检测通过定量分析AFU酶解底物2-氯-4-硝基苯基-α-L-岩藻糖苷(CNPF)生成产物的速率,反映血清中AFU的活性水平。该检测适用于肝癌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肝硬化患者)的定期筛查,以及疑似肝癌病例的辅助诊断。
AFU测定试剂盒(CNPF底物法)通常需配合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常见的仪器包括: - 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反应液在405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 - 恒温水浴箱:确保反应体系在37℃恒温条件下进行; - 移液器及微量加样器:用于精确控制试剂和样本量。
CNPF底物法的原理基于AFU特异性水解底物2-氯-4-硝基苯基-α-L-岩藻糖苷(CNPF),生成游离的2-氯-4-硝基苯酚(CNP)。CNP在碱性条件下显色,其生成速率与AFU活性成正比。具体步骤如下: 1. 样本处理:采集静脉血并离心分离血清/血浆; 2. 反应体系配制:将样本与CNPF底物缓冲液按比例混合; 3. 孵育与检测:37℃恒温孵育后,测定405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 4. 结果计算:通过标准曲线或公式换算AFU活性单位(U/L)。
AFU活性的正常参考值因实验室和检测方法略有差异,通常为: - 健康成年人:≤40 U/L(依据WS/T 420-2013标准); - 临界值:40-50 U/L需结合临床其他指标分析; - 异常判定:>50 U/L提示肝癌或肝脏疾病风险显著升高。 检测需严格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试剂盒说明书要求,确保结果准确性。
AFU测定试剂盒(CNPF底物法)凭借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特点,已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临床应用中需结合AFP、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以提高诊断效能。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AFU活性检测可为肝脏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支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