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压裂酸化及注水用黏土稳定剂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10:43 更新时间:2025-04-24 20:10:4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10:43 更新时间:2025-04-24 20:10:4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压裂酸化及注水技术是提高储层渗透率、提升采收率的关键手段。然而,储层中的黏土矿物在遇到外来流体时容易发生水化膨胀或分散运移,导致孔隙堵塞和渗透率下降。黏土稳定剂作为抑制黏土活性的核心添加剂,其性能直接影响作业效果和储层保护效果。因此,对黏土稳定剂进行科学检测,确保其化学稳定性、抗温抗盐性及环保性,成为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黏土稳定剂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化学成分分析:检测活性成分(如季铵盐、聚合物等)含量及杂质残留;
2. 稳定性测试:评估在不同温度(50-150℃)、矿化度(1-20×10⁴mg/L)下的长期稳定性;
3. 溶解性及分散性:验证产品在水基或油基流体中的溶解速率及均匀性;
4. 腐蚀性测试:检测对井下金属设备的腐蚀速率;
5. 抗温抗盐性能:模拟高温高盐环境下黏土抑制效果的衰减程度;
6. 环保指标:检测重金属含量、生物毒性及可降解性等。
针对不同检测项目需采用专用仪器和方法:
- 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化学结构及官能团特征;
- 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处理后黏土矿物的晶格变化;
- 热重分析仪(TGA):评估热稳定性及分解温度;
- 电导率仪:检测离子交换效率;
- 旋转粘度计:测试流体流变性变化;
- 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井下环境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
黏土稳定剂的检测需遵循国内外权威标准:
1. API RP 13B-1/ISO 10414-1:压裂液性能测试标准;
2. ASTM D2877:黏土膨胀抑制率测定方法;
3. SY/T 5107-2016: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
4. SY/T 6335-2013:酸化用添加剂技术规范;
5. GB 5085.3:危险废物毒性鉴别标准;
6. ISO 14040:生命周期评估框架下的环保性分析。
典型检测流程包括:
1. 化学分析法:通过滴定法测定季铵盐含量,误差需控制在±0.5%;
2. 物理性能测试:采用线性膨胀仪测量膨润土在稳定剂处理前后的膨胀率变化;
3. 动态腐蚀测试:按NACE TM0169标准进行90天动态腐蚀实验;
4. 抗盐能力验证:在饱和盐水中进行72小时老化试验后测试渗透率保持率;
5. 环境检测:参照OECD 301系列标准进行28天生物降解性测试。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