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Ⅰ/Ⅱ测定试剂盒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31:27 更新时间:2025-04-24 20:31: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31:27 更新时间:2025-04-24 20:31: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是胃黏膜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前体,分为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两种亚型。PGⅠ主要由胃底腺分泌,而PGⅡ除胃底腺外,还分布于贲门腺和幽门腺。两者的浓度变化及比值(PGⅠ/PGⅡ)可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是评估胃黏膜萎缩、胃炎、胃癌等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近年来,胃蛋白酶原Ⅰ/Ⅱ测定试剂盒的检测在临床诊断、胃癌早期筛查和疾病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无创、便捷的特点使其成为胃功能评估的优选方法。
胃蛋白酶原Ⅰ/Ⅱ检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量化分析两者的浓度及其比值,评估胃黏膜健康状况:
1. PGⅠ检测:PGⅠ水平下降提示胃底腺萎缩,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若显著降低且伴随PGⅠ/PGⅡ比值下降,需警惕胃癌风险。
2. PGⅡ检测:PGⅡ浓度升高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或胃黏膜炎症相关。
3. PGⅠ/PGⅡ比值:该比值降低是胃黏膜萎缩的敏感指标,尤其在胃癌早期筛查中具有高特异性。
目前主流的检测仪器包括:
1.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如罗氏Cobas系列、雅培Architect系统,具有高灵敏度和自动化优势,适用于大批量样本检测。
2. 酶标仪(ELISA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成本较低,但对操作规范性要求较高。
3. 特定蛋白分析仪:部分试剂盒适配专用设备,需严格遵循配套仪器的参数设置。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通过标记物(如鲁米诺)的发光强度定量检测,灵敏度可达0.1 ng/mL,线性范围宽,检测时间约15-30分钟。
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基于双抗体夹心原理,需标准曲线比对,检测下限通常为1 ng/mL,适用于中小型实验室。
3.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定性或半定量检测,多用于初筛,但精度低于前两种方法。
国内外主要遵循以下标准:
1. 国家标准:《YY/T 1257-2015 胃蛋白酶原Ⅰ/Ⅱ定量检测试剂盒》明确规定了灵敏度、精密度(CV≤15%)和线性范围等要求。
2. 国际指南:CLSI EP系列文件(如EP05-A3)对方法学验证提供指导,日本胃癌学会将PG检测纳入筛查指南。
3. 质控要求:需每日运行高/低值质控品,参与室间质评(EQA),确保批内变异系数<10%,批间变异系数<15%。
该检测可联合胃镜用于胃癌高危人群分层(如年龄>40岁、家族史患者),其阴性预测值可达95%以上。检测时需注意:
1. 样本要求:血清或血浆样本需避免溶血,2-8℃保存不超过7天,长期存储需-20℃以下。
2. 干扰因素: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可能导致PGⅠ水平假性升高,建议停药2周后检测。
3. 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如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综合分析。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