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43:08 更新时间:2025-04-24 20:43:0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43:08 更新时间:2025-04-24 20:43:0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是人体内重要的肝酶之一,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肌肉等组织中,其中以肝脏含量最高。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ALT活性升高。因此,ALT活性的检测是评估肝脏功能、诊断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的重要指标。IFCC(国际临床化学与实验室医学联盟)法作为国际公认的标准化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广泛适用性,已成为ALT检测的黄金标准。
IFCC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底物浓度和检测步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该方法采用动力学法原理,通过连续监测反应体系中NADH的吸光度变化,精确计算ALT活性。目前,基于IFCC法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为肝病筛查、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主要用于定量检测人体血清或血浆中ALT的活性水平。检测项目包括:
1. ALT活性测定:通过酶促反应测量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以U/L为单位报告结果;
2. 临床意义分析:结合其他肝功能指标(如AST、ALP等),辅助诊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3. 健康体检筛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早期发现无症状肝损伤。
IFCC法检测ALT需依赖高精度仪器,常用设备包括:
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如罗氏Cobas系列、贝克曼AU系列,支持批量样本处理与自动化检测;
2. 分光光度计:用于监测340nm波长处NADH的吸光度变化;
3. 恒温控制系统:确保反应温度稳定在37±0.1℃,符合IFCC方法学要求。
IFCC法采用两步反应原理,具体步骤如下:
1. 底物反应:ALT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2. 偶联反应: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LDH)作用下,与NADH反应生成乳酸和NAD+;
3. 动力学测定:通过监测340nm处NADH吸光度的下降速率,计算ALT活性值(ΔA/min)。
方法学特点包括:pH值7.3-7.7的Tris缓冲体系、L-丙氨酸作为底物,以及添加磷酸吡哆醛(PLP)以稳定酶活性。
IFCC法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化文件,核心标准包括:
1. IFCC 2002推荐方法:明确反应温度、底物浓度、pH值等关键参数;
2. 校准品要求:使用可溯源至IFCC参考方法的校准物质;
3. 质量控制:定期检测高、中、低值质控品,确保批内与批间精密度(CV≤5%);
4. 干扰因素控制:溶血(Hb≤0.5g/L)、脂血(TG≤1500mg/dL)及胆红素(≤20mg/dL)需符合限值要求。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凭借其标准化流程和准确结果,已成为临床肝功能评估的核心工具。通过规范化的检测项目、仪器配置、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实验室间差异,为肝病的精准诊疗提供数据支持。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IFCC法将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