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针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1:09:31 更新时间:2025-04-24 21:09:3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1:09:31 更新时间:2025-04-24 21:09:3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动脉血气针检测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液样本,分析其气体分压、酸碱度及电解质水平的重要临床检查方法。该检测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急诊科、呼吸科及手术室,能够快速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氧合状态、酸碱平衡及代谢情况,为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关键依据。尤其在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管理中,动脉血气分析是制定氧疗方案、机械通气参数调整及药物干预的核心依据。
动脉血气针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
1. 酸碱度(pH值):反映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正常范围为7.35-7.45;
2. 氧分压(PaO2):评估肺换气功能,正常值80-100mmHg;
3. 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反映肺通气功能,正常范围35-45mmHg;
4. 碳酸氢根离子(HCO3-):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正常值22-26mmol/L;
5. 血氧饱和度(SaO2)及乳酸水平:用于评估组织缺氧及休克状态。
现代血气分析常用仪器包括:
1. 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如雷杜米特(Radiometer)ABL800系列、罗氏(Roche)cobas b 123等,可自动完成样本吸入、检测及结果分析;
2. 便携式床旁检测设备:如i-STAT(雅培)、Epoc(西门子),适用于急诊或床旁快速检测;
3. 核心组件:电化学传感器(测O2、CO2)、pH电极及离子选择性电极(测Na+、K+、Ca2+)。
标准操作流程包括:
1. 样本采集:采用肝素化动脉采血针穿刺桡动脉、股动脉或肱动脉,严格避免气泡混入;
2. 样本处理:立即混匀抗凝,低温保存并在15分钟内上机检测;
3. 仪器分析:样本注入分析仪后,通过电极法测定各项参数,部分仪器可同步计算阴离子间隙(AG)、碱剩余(BE)等衍生指标。
国内外主要参考标准包括:
1. CLSI指南(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如CLSI H11-A8规范样本采集与处理;
2. WS/T 661-2020:中国《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规范》;
3. 质控要求:每日执行仪器校准,参与室间质评(EQA),确保检测结果误差范围符合:pH±0.04、PaCO2±5mmHg、PaO2±5%。
动脉血气针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决策,需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综合解读结果。随着微流控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的进步,未来血气检测将向更快速、高灵敏及多参数整合方向发展。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