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6 13:55:07 更新时间:2025-05-05 13:55:0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6 13:55:07 更新时间:2025-05-05 13:55:0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石等集料质量的关键参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及混凝土制备等领域。颗粒级配指材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比例,而细度模数则是通过计算特定粒径范围内颗粒的累计筛余量,定量表征材料的整体细度。合理的颗粒级配能够优化材料的密实度、强度和流动性,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经济性。因此,准确检测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是确保材料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
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颗粒分布分析:通过筛分确定各粒径范围颗粒的占比;
2. 细度模数计算:基于筛余数据推算材料的整体细度;
3. 级配曲线绘制:直观展示颗粒累积分布情况;
4. 最大/最小粒径验证:确认材料是否符合工程规范要求。
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1. 标准筛组:含不同孔径(如4.75mm、2.36mm等)的金属筛;
2. 振筛机:确保筛分过程均匀高效;
3. 电子天平:精度0.1g,用于称量各筛余质量;
4. 烘箱:控制材料含水率,避免水分干扰结果;
5. 激光粒度分析仪(可选):用于高精度粒径分布测定。
检测流程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取代表性试样,烘干至恒重并冷却;
2. 筛分操作:将试样依次倒入标准筛组,使用振筛机筛分10-15分钟;
3. 质量称量:记录各筛上残留颗粒质量,计算分计筛余和累计筛余;
4. 细度模数计算:公式为FM=(A4.75+A2.36+A1.18+A0.6+A0.3+A0.15)/100,其中A为累计筛余百分比;
5. 级配曲线绘制:以粒径为横坐标,累计筛余为纵坐标生成曲线。
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标准包括:
1. GB/T 14684-2022《建设用砂》:规定建筑用砂的级配范围及细度模数要求;
2. ASTM C136/C136M-2014: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的细集料筛分标准;
3.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适用于道路工程集料检测;
4. ISO 6274-1982: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混凝土骨料级配测定标准。
通过规范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检测,可有效控制材料质量,避免因级配不合理导致的混凝土离析、强度不足等问题。检测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标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需求调整参数,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