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酶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6 23:53:27 更新时间:2025-06-09 20:43: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6 23:53:27 更新时间:2025-06-09 20:43: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是一类由细菌产生的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的β-内酰胺环,从而导致抗生素失效。这种酶的产生是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尤其在临床治疗和食品安全领域备受关注。例如,在乳制品中,部分微生物可能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导致抗生素残留检测结果假阴性,威胁消费者健康。因此,对β-内酰胺酶的快速、准确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抗生素合理使用、耐药性监控及食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β-内酰胺酶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 1. 食品中β-内酰胺酶残留检测:常见于乳制品、肉类等食品中,用于筛查非法添加的酶类物质。 2. 病原菌产酶能力检测:评估临床分离菌株是否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指导抗生素选择。 3. 环境样本中的酶活性监测:研究环境中耐药基因的传播与分布。
常用检测仪器包括: 1. 分光光度计:通过吸光度变化测定酶促反应产物的生成量。 2. 微生物自动分析仪:结合药敏试验快速判断细菌耐药性。 3. PCR仪:用于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如bla基因)片段,进行分子水平鉴定。 4.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抗生素水解产物的含量,间接反映酶活性。
主要检测方法分为传统生化法与现代分子技术: 1. 微生物抑制法: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抗生素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判断酶活性。 2. 显色法:利用显色底物(如头孢硝噻吩)在酶作用下的颜色变化进行定性或定量。 3.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bla基因的存在。 4. 色谱分析法:HPLC或质谱法直接分析抗生素水解产物。
国内外相关检测标准包括: 1. 国际标准:CLSI(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发布的药敏试验指南(如M100)。 2. 食品安全标准:ISO 13969:2003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以及欧盟EC/470/2009法规。 3. 中国国标:GB 4789.4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微生物源性β-内酰胺酶的测定》。 4. 行业规范:医疗机构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耐药性检测。
通过上述检测项目、仪器、方法和标准的综合应用,能够实现对β-内酰胺酶的高效筛查与精准分析,为临床治疗和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