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体系监测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7 15:10:41 更新时间:2025-05-06 15:10:4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7 15:10:41 更新时间:2025-05-06 15:10:4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基坑支护体系是建筑工程中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的核心技术,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扩大,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增加,地质条件愈发复杂,支护结构面临更大的荷载和变形风险。因此,通过系统化的监测检测手段,实时掌握支护体系的力学状态和变形趋势,成为预防坍塌、渗漏等事故的关键措施。科学规范的监测工作不仅能指导动态施工调整,还能为工程验收提供数据支撑,是基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
1. 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包括围护墙(桩)的水平位移、垂直沉降及深层土体位移;
2. 支撑轴力与应力监测:钢支撑、混凝土支撑的受力状态;
3. 土压力与水压力监测:支护结构与土体接触面的压力分布;
4. 周边环境影响监测:邻近建筑物沉降、地下管线变形、地表裂缝等;
5. 地下水位变化监测:降水或渗流引起的水位波动。
- 全站仪/测斜仪:用于测量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精度可达0.1mm;
- 钢筋计/轴力计:通过振弦式或光纤传感技术采集支撑结构内力数据;
- 土压力盒:埋设在支护墙与土体界面,监测接触压力变化;
- 渗压计/水位计:实时跟踪地下水位动态,防范突涌风险;
- 三维激光扫描仪:高密度获取基坑整体变形场数据。
1. 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区外建立稳定的测量控制网;
2. 传感器安装:根据设计图纸预埋或表面安装检测设备;
3. 数据采集周期:开挖阶段每日1-2次,主体施工后逐步延长间隔;
4. 预警阈值设定:结合设计允许值,划分蓝色、黄色、红色三级预警;
5. 数据分析与反馈:利用BIM平台进行变形趋势预测和可视化展示。
- GB 50497-201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 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JGJ/T 302-201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
- ISO 18674系列:岩土工程监测国际标准;
- 地方性技术导则(如上海DG/TJ 08-2001、深圳SJG 09-2020等)。
通过上述体系的规范化实施,可有效降低基坑施工风险。实际工程中需根据地质条件、支护形式及环境敏感度制定专项监测方案,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工程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