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烯酸/总脂肪酸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13:03:39 更新时间:2025-05-08 13:03:3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13:03:39 更新时间:2025-05-08 13:03:3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棕榈烯酸(Palmitoleic Acid,C16:1)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尤其在棕榈油、鱼油及乳制品中含量较高。其含量与油脂的营养价值、氧化稳定性及生物活性密切相关,同时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和代谢功能。通过检测棕榈烯酸在总脂肪酸中的占比,可评估油脂品质、产品合规性及功能性成分的有效性。此外,总脂肪酸的测定是食品、药品、化妆品及生物样本分析中的常规项目,对质量控制、营养标签标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棕榈烯酸/总脂肪酸检测的核心目标是定量分析样品中棕榈烯酸在总脂肪酸中的质量或摩尔百分比。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脂肪酸甲酯化(FAME)处理:将样品中的脂肪酸转化为甲酯形式以便分析;
2. 棕榈烯酸单体的分离与定量;
3. 总脂肪酸的组成分析及归一化计算;
4. 结果验证与不确定度评估。
主要使用以下仪器完成检测:
1. 气相色谱仪(GC):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用于分离和定量脂肪酸甲酯;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复杂样品中目标物的定性确认;
3.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适用于热不稳定脂肪酸的检测;
4. 自动衍生化装置:用于脂肪酸甲酯化前处理;
5. 分析天平及离心机:确保样品制备的精准性。
常规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预处理:油脂提取(如索氏提取法)、皂化反应及甲酯化(使用BF3-甲醇或硫酸-甲醇);
2. 色谱分析: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如DB-23、CP-Sil 88),程序升温分离脂肪酸甲酯;
3. 定量分析:通过内标法(常用C17:0甲酯)或外标法计算棕榈烯酸含量;
4. 总脂肪酸归一化:各脂肪酸峰面积百分比总和为100%,计算棕榈烯酸占比。
检测需遵循国际或国家标准,常见依据包括:
1. ISO 5508:1990: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2. AOCS Ce 1h-05: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
3. GB 5009.168-2016:中国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标准;
4. USP <401> Fats and Fixed Oils:药典中油脂分析方法;
5. AOAC 996.06:食品中总脂肪及脂肪酸的测定。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进行质控:
1. 定期校准仪器并验证分离效果;
2. 使用标准品(如GLC-463)进行方法验证;
3. 控制衍生化反应条件(温度、时间)以避免副反应;
4. 重复实验确保RSD(相对标准偏差)≤5%;
5. 避免样品氧化(充氮保存、添加抗氧化剂)。
通过以上系统化的检测方案,可准确评估棕榈烯酸在总脂肪酸中的分布,为产品研发、质量监管及营养学研究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