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碎细度(筛上残留物)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17:12:57 更新时间:2025-05-08 17:12:5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17:12:57 更新时间:2025-05-08 17:12:5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磨碎细度(筛上残留物)是衡量物料粉碎后颗粒分布均匀性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工原料生产、矿产选冶、医药制造等领域。该检测通过分析物料在特定筛网上的残留比例,评估粉碎设备的效率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例如,在面粉加工中,残留物过多可能影响面筋形成;在农药制剂中,颗粒过粗会导致溶解性差,降低药效。因此,精准的磨碎细度检测对优化生产工艺、保障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磨碎细度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筛上残留物百分比、颗粒粒度分布、平均粒径及最大残留粒径。其中,筛上残留物百分比(即未通过指定筛网的物料质量占比)是最直接的检测目标。此外,需结合物料特性(如黏性、湿度)和行业标准,选择不同目数的标准筛网(如80目、100目、200目等)进行多级筛分,以全面反映颗粒分布情况。
磨碎细度检测常用仪器包括: 1. 标准试验筛:由金属丝网或尼龙网制成,目数范围需覆盖检测需求。 2. 振筛机:用于自动化筛分操作,确保筛分过程均匀高效。 3. 电子天平:精度需达到0.01g,用于称量筛上残留物质量。 4. 干燥箱:用于预处理含湿量较高的样品,避免水分干扰检测结果。 部分高端场景中还可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通过光学原理实现快速粒度分布测定。
常规筛分法操作流程如下: 1. 样品制备:取代表性物料(通常50-200g),均匀混合后缩分至检测用量。 2. 筛分操作:将试样放入对应目数的试验筛,通过手动或振筛机振动(一般5-15分钟),直至筛分完全。 3. 称量计算:收集筛上残留物并称重,按公式计算残留百分比: 残留率(%)=(筛上物质量 / 试样总质量)×100% 4. 重复试验: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确保结果可靠性。
国内外常用标准包括: - ISO 3310: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 - ASTM E11:金属丝编织筛网规格; - GB/T 6003.1-2012(中国):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网; - 行业专属标准(如GB/T 5507-2008用于粮食粉碎细度检测)。 检测时需严格遵循标准规定的筛分时间、振动频率及环境温湿度要求,确保数据可比性与准确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