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磷酸肌酸底物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20:37:30 更新时间:2025-05-08 20:37:3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20:37:30 更新时间:2025-05-08 20:37:3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及脑组织中的关键酶,其活性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当组织细胞受损时,CK会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测定血清或血浆中的CK活性,可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磷酸肌酸底物法作为CK活性检测的主流方法之一,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该方法基于CK催化磷酸肌酸与ADP反应生成肌酸和ATP的生化过程,通过偶联反应测定NADPH的生成速率,从而间接反映CK活性水平。
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磷酸肌酸底物法)主要用于检测以下项目:
1. 总CK活性:评估肌肉损伤程度,监测心肌梗死病程;
2. CK同工酶分析:区分CK-MB(心肌来源)、CK-MM(骨骼肌来源)和CK-BB(脑组织来源),提高诊断特异性;
3. 动态监测:用于疾病治疗效果评估及预后判断。
该检测需依托专业生化分析设备完成,常用仪器包括: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如罗氏Cobas c702、贝克曼AU5800)
- 分光光度计(波长340nm检测NADPH吸光度变化)
- 恒温水浴系统(维持37℃反应温度)
仪器需定期校准,确保光学系统精度±1nm,温控误差≤0.1℃。
磷酸肌酸底物法检测步骤如下:
1. 样本制备:采集静脉血离心获取血清/血浆,避免溶血;
2. 试剂配制:按试剂盒说明复溶R1(含ADP、磷酸肌酸)和R2(含己糖激酶、G-6-PD等偶联酶);
3. 反应体系:按比例混合样本与试剂,37℃孵育;
4. 动力学测定: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变化率(ΔA/min);
5. 结果计算:通过公式CK活性(U/L)=ΔA/min×(总反应体积/样本体积)×系数(6220)。
本方法严格遵循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标准:
- 线性范围:0-1000 U/L(需定期验证)
- 精密度要求:批内CV≤3%,批间CV≤5%
- 干扰控制:血红蛋白<5g/L、胆红素<342μmol/L时允许偏差<10%
- 校准频率:每批次使用标准品(如NIST SRM 927b)校准
实验室应定期参加CAP或CNAS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该试剂盒需在2-8℃避光保存,开封后稳定性通常为30天。检测过程中需注意避免金属离子(如Ca²⁺)污染,同时结合患者用药史(如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CK升高)进行结果解读,为临床提供精准可靠的诊断依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