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曲霉毒素(ST)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21:20:19 更新时间:2025-05-08 21:20:2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21:20:19 更新时间:2025-05-08 21:20:2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杂色曲霉毒素(Sterigmatocystin,简称ST)是由曲霉属真菌(如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等)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谷物、饲料、坚果等农产品中。其化学结构与黄曲霉毒素B1相似,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肝肾毒性,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B类致癌物。由于ST在食品和饲料中的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检测成为保障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准的检测技术,可有效控制食品污染风险,预防毒素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和动物造成危害。
杂色曲霉毒素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ST总含量检测:定量分析样品中ST的浓度,通常以μg/kg或ppb为单位。
2. 代谢产物分析:检测与ST相关的代谢物(如O-甲基化产物),用于评估毒性转化路径。
3. 基质适用性检测:针对不同样品类型(如玉米、小麦、饲料)优化检测流程,确保方法适应性。
4. 稳定性测试:研究ST在加工、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评估食品安全风险。
ST检测的核心仪器包括: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荧光检测器(FLD)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用于高灵敏度定量分析。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通过多级质谱提高检测特异性和准确性,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
-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仪(ELISA):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快速筛查工具,适合大批量样品初筛。
- 薄层色谱仪(TLC):成本较低,常用于实验室初步定性分析。
目前主流的ST检测方法如下:
1. HPLC法:
- 样品经乙腈-水提取后,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 色谱条件: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荧光检测波长Ex 333 nm / Em 500 nm。
2. LC-MS/MS法:
- 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选择m/z 325→281和m/z 325→253作为定性定量离子对。
- 检出限可达0.1 μg/kg,适用于痕量分析。
3. ELISA法:
- 使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过竞争法测定ST含量,检测时间短(1-2小时)。
4. 快速检测试纸条:基于胶体金标记技术,实现现场快速定性检测。
国内外针对ST检测的主要标准包括:
- 中国国家标准(GB):GB 5009.22-201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中部分方法可扩展至ST检测。
- 欧盟标准(EC):EC 1881/2006规定饲料中ST限量为50 μg/kg,推荐使用LC-MS/MS法。
- 国际AOAC标准:AOAC Official Method 2000.03适用于谷物和饲料中ST的HPLC检测。
- ISO标准:ISO 16050:2019明确食品中ST的LC-MS/MS定量方法及验证要求。
杂色曲霉毒素的高效检测需要结合先进的仪器、标准化的方法和严格的质控流程。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如高分辨质谱和生物传感器的应用),ST的监测将更加精准和便捷,为全球食品安全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