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ZEN)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22:13:00 更新时间:2025-05-08 22:13: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22:13:00 更新时间:2025-05-08 22:13: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是一种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及其制品中。由于ZEN具有雌激素样作用,长期摄入可能导致动物和人类生殖系统损伤、免疫抑制甚至致癌风险,因此其在食品和饲料中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3类致癌物,各国对ZEN的限量标准日趋严格。准确、高效的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的关键,尤其在谷物加工、饲料生产和食品进出口领域,ZEN检测已成为强制性质量控制项目。
ZEN检测的核心目标包括: 1. 玉米赤霉烯酮本体(ZEN)的定量分析 2. 主要代谢产物(如α-ZEL、β-ZEL)的检测 3. 结合态ZEN的转化及总量测定 4. 与其他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的联合检测
现代ZEN检测依赖多种高精度仪器: 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荧光检测器(FLD)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灵敏度可达0.1 μg/kg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ZEN的准确定性定量 3.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仪(ELISA):适用于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 4. 免疫层析试纸条:现场快速检测工具,检测限通常为50-100 μg/kg 5. 分子印迹传感器:新兴的生物传感技术,具有高特异性
根据检测需求和场景不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色谱分析法 - 前处理:样品经乙腈-水提取,免疫亲和柱或QuEChERS净化 - HPLC条件: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激发波长274nm,发射波长440nm - LC-MS/MS参数:ESI负离子模式,母离子m/z 317.1,子离子m/z 175.1/131.1 2. 免疫学方法 - ELISA试剂盒:基于抗原-抗体反应,30分钟内完成检测 - 胶体金试纸条:肉眼判读结果,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 3. 生物传感器技术 -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限可达0.05 μg/kg - 纳米材料增强型传感器:提升检测灵敏度和稳定性
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包括: 1. 国际标准 - ISO 17375:2006《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 AOAC Official Method 2001.04 2. 中国标准 - 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 GB 5009.209-2023《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最新修订版 3. 欧盟法规 - EC No 1881/2006规定未加工谷物ZEN限量为100 μg/kg - 婴幼儿食品限值20 μg/kg 4. 美国标准 - FDA指南建议饲料中ZEN含量不超过1 mg/kg
当前检测技术正向快速化、微型化和智能化发展,纳米材料修饰传感器、便携式质谱联用装置、多毒素同步检测芯片等新技术的应用,正推动ZEN检测进入精准、高效的新阶段。同时,针对新型ZEN衍生物和隐蔽型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已成为行业热点。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