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大肠杆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2 12:23:25 更新时间:2025-05-13 21:28:5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2 12:23:25 更新时间:2025-05-13 21:28:5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耐热大肠杆菌(Thermotolerant Escherichia coli),又称粪大肠菌群,是一类能够在44.5℃高温条件下生长的肠道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温血动物的粪便中。作为水质、食品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指示微生物,其检测对于评估环境污染程度、预防水源性疾病传播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耐热大肠杆菌超标可能预示着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潜在污染风险,因此相关行业需建立严格的检测体系。现代检测技术结合了传统培养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准确判定样品中的耐热大肠杆菌含量。
耐热大肠杆菌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总大肠菌群及耐热大肠杆菌的定性/定量分析
2. 耐热特性验证(44.5℃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能力确认)
3. 菌种鉴定与分型(区分大肠杆菌与其他肠道菌)
4. 抗生素敏感性与致病性相关基因检测(可选项目)
检测需明确目标样品的污染阈值,例如饮用水标准通常要求100mL样品中不得检出。
主要检测设备包括:
- 恒温培养箱(44.5±0.5℃精准控温)
- 多孔滤膜系统(用于膜过滤法前处理)
- 荧光显微镜(吖啶橙染色观察活菌)
- PCR仪(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
- 酶标仪(ELISA法检测抗原)
- 微生物快速鉴定仪(如VITEK 2 Compact系统)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分为三类:
1. 传统培养法
- 多管发酵法(MPN法):通过乳糖发酵试验和EC肉汤培养进行分步确认
- 滤膜法:利用孔径0.45μm滤膜富集菌体后接种选择性培养基
2. 快速酶底物法
- 基于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显色反应(如Colilert试剂)
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idA等特异性基因)
- 基因芯片技术(多重病原体同步检测)
国内外主要执行标准包括:
- 中国《GB/T 5750.12-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 美国《USEPA Method 1603》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308-1:2014》
- 食品安全领域《GB 4789.38-201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标准中严格规定了样品采集、保存条件、检测限值以及结果判读规则,确保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