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槽(如污水处理槽、工业废水处理槽)作为环保设施的核心组件,其检测需涵盖结构完整性、处理效率、安全性能及排放合规性等核心指标,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且处理后的水质/气体符合国家标准。以下是净化槽的全面检测方案:
一、检测核心目标
- 验证处理效率:COD、BOD、氨氮、悬浮物(SS)等污染物去除率达标。
- 评估结构安全:槽体密封性、耐腐蚀性、焊缝强度符合设计规范。
- 保障排放合规:出水水质符合《GB 18918-2002》或行业排放标准。
- 系统稳定性:微生物活性(如MBR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系统效率、能耗优化。
二、检测项目与标准方法
1. 水质处理效率检测
- 化学需氧量(COD)
-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 828-2017):处理前后COD去除率≥85%(生活污水)。
- 生化需氧量(BOD₅)
- 稀释接种法(HJ 505-2009):BOD₅≤30mg/L(一级A标准)。
- 氨氮(NH₃-N)
-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出水≤5mg/L(城镇污水厂标准)。
- 悬浮物(SS)
- 重量法(GB 11901-1989):SS≤10mg/L(一级A标准)。
2. 结构安全检测
- 密封性测试
- 水压试验(GB 50141):1.5倍设计压力保压30分钟,无渗漏。
- 焊缝质量
- 超声波探伤(UT)(NB/T 47013):焊缝缺陷率≤5%(Ⅱ级合格)。
- 防腐层检测
- 电火花检漏仪(GB/T 50224):涂层无针孔,厚度≥300μm(环氧煤沥青)。
3. 系统运行性能检测
- 微生物活性
- ATP生物发光法:活性污泥ATP≥10⁴ RLU(表征生物活性)。
- 曝气效率
- 溶解氧(DO)监测:曝气区DO≥2mg/L,能耗≤0.5kWh/m³。
- 膜通量(MBR系统)
- 恒压过滤法:通量≥15L/(m²·h)(PVDF膜)。
4. 环保合规检测
- 重金属排放(如Pb、Cd、Cr)
- ICP-MS(GB 3838-2002):Pb≤0.1mg/L、Cr⁶⁺≤0.05mg/L。
- 总磷/总氮
-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893-1989):总磷≤0.5mg/L、总氮≤15mg/L。
三、检测设备与标准对照表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标准 |
仪器设备 |
判定标准 |
COD |
HJ 828-2017 |
COD快速测定仪 |
≤50mg/L(一级A) |
氨氮(NH₃-N) |
HJ 535-2009 |
分光光度计 |
≤5mg/L |
焊缝质量 |
NB/T 47013-2015 |
超声波探伤仪 |
Ⅱ级合格 |
溶解氧(DO) |
HJ 506-2009 |
便携式DO测定仪 |
≥2mg/L |
重金属(Pb、Cr) |
GB 3838-2002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
Pb≤0.1mg/L |
四、检测流程
- 取样与预处理
- 水质取样:进水口、处理单元节点、出水口多点取样,避开水流扰动区。
- 样品保存:COD、BOD样品需4℃冷藏,重金属样品加硝酸酸化(pH<2)。
- 分项检测
- 水质分析:优先检测COD、氨氮等关键指标,评估处理效率。
- 结构检测:水压试验与焊缝探伤同步进行,确保槽体安全。
- 数据分析与报告
- 对比《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厂排放标准)或行业特定标准,标注超标项并提出优化建议(如调整曝气量或投加生物菌剂)。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 |
原因分析 |
改进措施 |
COD去除率低 |
微生物活性不足或碳源缺乏 |
投加复合菌剂,调整C/N比至20:1 |
氨氮超标 |
硝化菌群失衡或DO不足 |
提高曝气量,补充硝化菌(如亚硝化单胞菌) |
槽体渗漏 |
防腐层破损或焊接缺陷 |
局部补焊+环氧树脂修复,定期电火花检测 |
膜污染严重(MBR) |
污泥浓度过高或膜清洗不足 |
控制MLSS≤8g/L,次氯酸钠+柠檬酸交替清洗 |
六、检测标准与认证
- 国内标准
- 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HJ 577-2010: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 国际标准
- ISO 5667:水质采样指南。
- EN 12255:欧洲污水处理厂设计标准。
- 行业认证
- 环保验收(生态环境部)、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