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13 15:02:31 更新时间:2025-03-12 15:04: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13 15:02:31 更新时间:2025-03-12 15:04:2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负极材料(如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硅基材料等)检测需围绕 电化学性能、物理特性、化学纯度及结构稳定性 等核心指标展开,确保其符合 锂离子电池行业标准 及 动力电池安全性要求。以下是基于 GB/T 30835-2014(锂离子电池用炭复合负极材料)、IEC 62660(动力电池性能测试) 及 ISO 16232(材料清洁度检测) 的系统化检测方案:
检测类别 | 关键参数 | 检测方法 | 判定标准 |
---|---|---|---|
物理性能 | 粒度分布(D50)、比表面积(BET) | 激光粒度仪(ISO 13320)、BET氮吸附法(ISO 9277) | D50 10~25μm,比表面积≤5m²/g(石墨) |
化学纯度 | 金属杂质(Fe、Cu、Ni)、水分(ppm) | ICP-OES(GB/T 24533)、卡尔费休法(GB/T 6283) | Fe≤50ppm,H₂O≤300ppm |
电化学性能 | 首次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500次) | 扣式电池测试(0.1C充放电,GB/T 30835) | 首次效率≥90%,容量保持率≥80%(500次) |
结构特性 | 石墨化度(ID/IG)、层间距(d002) | 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ISO 20203) | 石墨化度≥90%,d002≤0.336nm |
涂布性能 | 浆料粘度、剥离强度(铜箔附着力) | 旋转粘度计(GB/T 22235)、180°剥离试验(ASTM D3330) | 粘度3000~5000mPa·s,剥离力≥0.5N/cm |
安全性能 | 热稳定性(DSC放热峰温度)、产气量 | 差示扫描量热(DSC)、密闭容器高温存储(IEC 62660) | 放热峰≥200℃,产气量≤0.1mL/Ah |
设备/工具 | 用途 | 推荐型号/品牌 |
---|---|---|
激光粒度仪 | 粒度分布分析(湿法/干法) |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 |
BET比表面分析仪 |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定 | Micromeritics ASAP 2460 |
电化学工作站 | 半电池/全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 Bio-Logic VMP-300(5V/1A) |
X射线衍射仪(XRD) | 晶体结构分析(石墨化度、层间距) | Bruker D8 Advance(Cu Kα辐射) |
热重-差热联用仪(TG-DSC) | 热稳定性与分解温度检测 | Netzsch STA 449 F5 |
扫描电镜(SEM) | 材料形貌与包覆层均匀性观察 | Hitachi SU8220(分辨率0.8nm) |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改进措施 |
---|---|---|
首次效率低(<85%) | 表面SEI膜过厚或副反应多 | 优化表面包覆(如碳包覆)、减少表面缺陷 |
循环容量衰减快 | 结构坍塌或锂枝晶生长 | 引入硅碳复合结构、电解液添加剂(FEC) |
浆料沉降分层 | 颗粒分散性差或粘度不稳定 | 添加分散剂(如PVP)、调整固含量(45~55%) |
热稳定性不足 | 材料氧化放热剧烈 | 表面钝化处理(Al₂O₃包覆)、控制残碱量(≤0.1%) |
参数 | 中国(GB/T 30835) | 国际(IEC 62660) | 美国(UL 2580) |
---|---|---|---|
首次效率 | ≥90% | ≥85%(动力电池) | ≥88% |
循环寿命 | ≥500次(容量保持率≥80%) | ≥1000次(动力电池,容量≥80%) | ≥1000次(EV应用) |
金属杂质(Fe) | ≤50ppm | ≤30ppm(高能量密度电池) | ≤20ppm(车规级) |
热失控温度 | ≥200℃(DSC) | ≥210℃(IEC 62660-2) | ≥200℃(UL 2580) |
通过系统化检测,可确保负极材料在 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安全性 上满足电池制造需求。建议企业建立 在线检测系统(如激光粒度仪实时监控D50),并对关键工艺(如石墨化、包覆)进行 SPC(统计过程控制)。针对硅基负极,需额外关注 体积膨胀率(SEM原位观察)与 预锂化工艺优化(提高首次效率)。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