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15 08:53:51 更新时间:2025-03-14 08:53: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15 08:53:51 更新时间:2025-03-14 08:53: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珍贵中药材及保健食品原料,其有效成分含量、农残、重金属及微生物安全直接影响药用价值与消费安全。检测需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GB 2763-2021(农药残留)及GB 2762-2017(污染物限量),系统性评估成分、安全指标及加工质量,确保符合中药材标准与食品法规。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仪器设备 | 标准要求 |
---|---|---|---|
多糖含量 | 《中国药典》2020 通则2201 | 紫外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法) | ≥25.0%(干燥品) |
石斛碱(Dendrobine) | HPLC法 | 高效液相色谱仪(C18色谱柱) | ≥0.01%(不同产地有差异) |
总灰分 | 《中国药典》2020 通则2302 | 马弗炉(550℃±25℃) | ≤6.0%(干燥品) |
水分 | 《中国药典》2020 通则0832 | 烘箱法(105℃干燥) | ≤12.0%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仪器设备 | 标准要求 |
---|---|---|---|
重金属(Pb、Cd、As) | GB 5009.268-2016 | ICP-MS | Pb≤5.0 mg/kg,Cd≤1.0 mg/kg,As≤2.0 mg/kg |
农药残留(有机磷、拟除虫菊酯) | GB 23200.113-2018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六六六≤0.1 mg/kg,滴滴涕≤0.1 mg/kg |
黄曲霉毒素B₁ | GB 5009.22-2016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 ≤5.0 μg/kg |
微生物限度 | 《中国药典》2020 通则1105 | 微生物培养箱 | 细菌总数≤10⁴ CFU/g,霉菌≤10² CFU/g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仪器设备 | 标准要求 |
---|---|---|---|
DNA条形码 | PCR扩增+测序 | 基因测序仪(ITS2序列) | 与标准序列相似度≥99% |
红外光谱指纹图谱 | 《中国药典》2020 通则0401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特征峰与对照品一致 |
稳定同位素(δ¹³C、δ¹⁵N) | SN/T 4675.3-2016 | 同位素质谱仪 | 区分栽培与野生(δ¹³C范围-24‰~-28‰) |
异常现象 | 可能原因 | 改进措施 |
---|---|---|
多糖含量不足 | 采收过早或干燥工艺不当 | 控制采收期(开花前),低温真空干燥(≤60℃) |
重金属超标 | 土壤或水源污染 | 种植基地重金属筛查,改土(添加生物炭) |
农残检出 | 违规使用禁用农药 | 改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建立GAP种植规范 |
微生物污染 | 加工环境不洁或储存潮湿 | 紫外线灭菌车间,控制储存湿度≤65% |
应用场景 | 检测重点 | 标准参考 |
---|---|---|
中药材饮片 | 多糖、石斛碱、灰分 | 《中国药典》2020 铁皮石斛项 |
保健食品 | 重金属、农残、微生物 | GB 16740-2014(保健食品) |
深加工产品(提取物) | 活性成分纯度、溶剂残留 | USP-NF(美国药典) |
进出口贸易 | 真伪鉴别、检疫要求 | CITES附录Ⅱ(濒危物种管理) |
问题 | 原因分析 | 改进措施 |
---|---|---|
有效成分波动大 | 品种混杂或种植条件差异 | 建立种质资源库,标准化种植(光照、温湿度) |
假冒伪劣(替代品) | 以水草石斛冒充铁皮石斛 | DNA条形码鉴定+红外光谱联合分析 |
霉变风险 | 干燥不彻底或包装密封差 | 微波辅助干燥(水分≤10%),铝箔袋真空包装 |
加工中成分损失 | 高温导致多糖降解 | 冷冻干燥工艺(保留≥90%活性成分) |
铁皮石斛检测通过精准分析有效成分、安全指标及真伪特征,保障其药用价值与消费安全。生产企业需结合GAP规范控制种植源头,加工环节采用低温干燥与无菌工艺;检测机构应运用分子生物学与光谱技术提升鉴别效率。针对市场乱象(假冒、农残),通过标准化检测与技术创新,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向高品质、可持续方向发展。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