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培养基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17 15:18:30 更新时间:2025-03-16 15:20:1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17 15:18:30 更新时间:2025-03-16 15:20:1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植物组培培养基检测需围绕 营养成分精准性、激素配比、pH/渗透压稳定性及微生物污染 展开,确保符合 ISO 21570:2005(植物组织培养标准)、Murashige & Skoog (MS) 培养基规范 及 GB/T 3543-2020(中国植物检疫技术规范)。检测内容涵盖无机盐、碳源、植物激素及微生物污染,适用于实验室、种苗工厂及生物技术研发领域。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仪器设备 | 标准要求 |
---|---|---|---|
大量元素(N/P/K)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OES)(ISO 11885) | ICP-OES(如PerkinElmer Avio 500) | MS培养基:NO₃⁻ 39.4 mM,NH₄⁺ 20.6 mM |
微量元素(Fe/Zn) |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GB/T 5009.268) | AAS(如Shimadzu AA-7000) | Fe-EDTA:100 μM,ZnSO₄:30 μM(MS配方) |
碳源(蔗糖/葡萄糖) | 高效液相色谱(HPLC)(GB 5009.8) | HPLC-RID(如Agilent 1260) | 蔗糖浓度2-3%(常规培养基) |
植物激素(IAA/6-BA) |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MS/MS) | UHPLC-MS/MS(如Waters Xevo TQ-S) | 6-BA:0.1-2.0 mg/L(增殖培养基) |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仪器设备 | 标准要求 |
---|---|---|---|
pH值 | 数字pH计校准法(ISO 1842) | pH计(如Mettler Toledo FE28) | pH 5.6-5.8(MS培养基,灭菌后±0.2) |
渗透压 | 冰点渗透压仪法(ISO 21844) | 渗透压仪(如Gonotec Osmomat 3000) | 100-200 mOsm/kg(依植物种类调整) |
微生物污染 | 微生物培养法(ISO 21528) | 恒温培养箱(细菌37℃×48h,真菌25℃×5d) | 无细菌/真菌菌落生长(灭菌后) |
琼脂固化度 | 凝胶强度测试(ISO 9665) | 质构仪(如TA.XT Plus) | 凝胶强度≥800 g/cm²(1.0%琼脂浓度) |
异常现象 | 原因分析 | 改进措施 |
---|---|---|
培养基浑浊/污染 | 灭菌不彻底或操作污染 | 优化灭菌参数(121℃×20 min),超净台操作(ISO 5级) |
植物组织褐化 | 酚类氧化或激素失衡 | 添加活性炭(0.1-0.5%),调整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 |
愈伤组织增殖慢 | 碳源不足或微量元素失效 | 补加蔗糖至3%,检测Fe-EDTA有效性(pH 5.8时稳定) |
玻璃化现象 | 渗透压过低或激素浓度过高 | 提高琼脂浓度(1.2%),降低6-BA至0.5 mg/L |
培养基类型 | 检测强化项 | 标准参考 |
---|---|---|
初代诱导培养基 | 激素配比(如2,4-D)、无菌性 | MS基础配方(Murashige & Skoog, 1962) |
增殖培养基 | 细胞分裂素(6-BA/KT)、碳源 | NAA/6-BA组合规范(ISO 21570) |
生根培养基 | 生长素(IBA/NAA)、无机盐调整 | White培养基改良标准(ISO 22000) |
灭菌培养基 | 微生物残留、热敏感成分降解 | GB 15981(消毒技术规范) |
植物组培培养基检测需通过成分精准性、理化稳定性及无菌性多维度验证,确保植物组织正常生长与分化。重点把控激素配比(如6-BA 0.1-2.0 mg/L)、pH(5.6-5.8)及微生物污染(无菌要求),严格遵循MS配方及ISO 21570标准。针对污染、褐化等问题,需优化灭菌流程与添加抗氧化剂(活性炭)。未来趋势包括智能化检测、绿色灭菌及动态配方优化,推动组培技术向高效、精准、自动化方向升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