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1 14:33:40 更新时间:2025-03-20 14:37:2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1 14:33:40 更新时间:2025-03-20 14:37:2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助听器作为精密医疗器械,其检测需围绕 电声性能、安全标准、佩戴舒适性、环境适应性 四大核心展开,确保用户听力补偿效果及使用安全。以下是助听器检测的关键项目与技术要点:
基础参数验证
动态性能测试
方向性与降噪性能
生物相容性
电池与电气安全
环境耐受性
佩戴舒适性
智能功能测试
特殊场景模拟
检测项目 | 国际标准 | 国内标准 | 典型限值 |
---|---|---|---|
增益精度 | IEC 60118-0 | GB/T 25102.1 | ±3dB(全频段) |
最大输出(OSPL90) | ANSI S3.22 | YY 0500 | ≤135dB SPL |
谐波失真(THD) | IEC 60118-7 | GB/T 25102.4 | ≤3%(500Hz) |
方向性指数(DI) | ANSI S3.35 | YY 0500 | ≥4dB |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改进措施 |
---|---|---|
啸叫(声反馈) | 耳模密封不良或增益过高 | 优化耳模定制工艺,启用自适应反馈抑制算法 |
电池耗电快 | 电路漏电或降噪模块功耗高 | 升级低功耗芯片(如DSP 28nm工艺) |
噪音环境效果差 | 方向性麦克风校准偏差 | 多通道波束成形算法优化 |
佩戴不适 | 耳模材质过硬或尺寸偏差 | 采用医用级硅胶,3D打印定制耳模 |
国际认证
中国认证
创新功能认证
研发阶段
生产阶段
上市后监测
助听器检测需以 精准听力补偿 为核心,兼顾 安全(OSPL90≤135dB)、 舒适(THD≤3%)及 智能化(AI降噪/无线连接)需求:
建议企业建立 全生命周期检测体系,结合客观仪器测试(如HATS人工头)与主观用户体验反馈,确保产品在复杂声学环境下的可靠性与用户满意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