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糊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2 11:00:58 更新时间:2025-03-21 11:01:0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2 11:00:58 更新时间:2025-03-21 11:01:0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电极糊是矿热炉、电石炉等冶金设备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极的导电性、烧结强度及使用寿命。检测需围绕 理化性能、烧结性能、机械强度、热稳定性 等核心指标展开。以下是电极糊检测的关键技术与操作指南:
成分分析
粒度分布
烧结试验
电阻率
抗压强度
流动性(软化点)
黏结剂含量
检测项目 | 国际标准 | 国内标准 | 推荐设备 |
---|---|---|---|
灰分/挥发分 | ISO 1171 | GB/T 212-2008 | 马弗炉(如Nabertherm C310) |
电阻率 | ASTM B193 | GB/T 24521-2020 | 四探针电阻仪(如Loresta-GP MCP-T610) |
抗压强度 | ISO 18515 | GB/T 5072-2008 | 万能试验机(如Instron 3367) |
热导率 | ASTM E1461 | GB/T 3074.1-2016 | 激光导热仪(如Netzsch LFA 467) |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烧结体强度不足 | 煤沥青黏结剂含量低或骨料级配差 | 增加煤沥青至28%,优化骨料级配(粗∶细=6∶4) |
电阻率偏高 | 灰分超标或烧结温度不足 | 控制原料灰分≤4%,提高烧结终温至1550℃ |
热震开裂 | 抗热震性差或急冷速率过快 | 添加碳化硅(5%~8%),降低冷却速率(≤5℃/min) |
流动性差(填充不均) | 针入度过低或软化点偏高 | 调整煤沥青软化点至90℃,增加塑化剂(如蒽油) |
电极糊检测需以 “成分精准、烧结稳定、热导优异” 为核心:
建议企业:
通过精准检测与工艺优化,可显著提升电极糊的导电性、机械强度及使用寿命,降低冶炼能耗与生产成本。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