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4 09:49:22 更新时间:2025-03-23 09:50: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4 09:49:22 更新时间:2025-03-23 09:50: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作为传统中药材及保健食品原料,其检测需围绕 有效成分、农残重金属、微生物安全、真伪鉴别 等核心指标展开,确保符合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16740-2014《保健食品》 等法规要求。以下是刺五加检测的标准化流程与技术要点:
检测类别 | 检测项目 | 标准依据 | 典型限值/要求 |
---|---|---|---|
有效成分 | 刺五加苷B/E、紫丁香苷、总黄酮 | 《中国药典》2020年版 | 刺五加苷B+E≥0.05%(干燥品),总黄酮≥2.0%(保健食品) |
农药残留 | 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多菌灵 | GB 2763-2021 | 敌敌畏≤0.1mg/kg,氯氰菊酯≤0.5mg/kg,多菌灵≤0.1mg/kg |
重金属及毒素 | 铅(Pb)、镉(Cd)、黄曲霉毒素B₁ | GB 5009.268-2016 | Pb≤5.0mg/kg,Cd≤0.3mg/kg,黄曲霉毒素B₁≤5μg/kg |
微生物安全 | 菌落总数、霉菌、致病菌 | GB 4789系列(食品安全标准) | 菌落总数≤10⁴ CFU/g,霉菌≤100 CFU/g,不得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真伪鉴别 | DNA条形码、显微鉴别 | 《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指导原则》 | ITS2序列与参考库匹配度≥99%,显微特征(草酸钙簇晶、木栓细胞)符合标准 |
理化指标 | 水分、灰分、浸出物 | 《中国药典》2020通则 | 水分≤10.0%,总灰分≤8.0%,醇溶性浸出物≥3.5% |
有效成分分析(HPLC法)
农药残留检测(GC-MS/LC-MS)
重金属检测(ICP-MS)
DNA条形码鉴定
检测项目 | 推荐设备/试剂 | 关键参数/用途 |
---|---|---|
有效成分 | HPLC(Agilent 1260) | DAD检测器,柱温箱控温±0.1℃ |
农残分析 | GC-MS(Thermo ISQ 7000) | 质量范围1~1050amu,检出限≤0.01mg/kg |
重金属检测 | ICP-MS(PerkinElmer NexION 300D) | 检出限Pb≤0.005mg/kg,Cd≤0.002mg/kg |
DNA测序 | 基因测序仪(Illumina MiSeq) | 读长2×250bp,覆盖深度≥100× |
显微鉴别 | 生物显微镜(Olympus CX43) | 放大倍数40×~1000×,数码成像系统 |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刺五加苷含量不足 | 采收期过早或干燥温度过高 | 优化采收期(秋季茎叶枯萎后),低温烘干(≤60℃) |
农残超标 | 种植过程违规用药或土壤污染 | 建立GAP种植基地,使用生物农药替代 |
霉菌污染 | 储存环境潮湿或包装密封差 | 控制仓库湿度≤65%,使用铝箔复合膜真空包装 |
真伪掺杂 | 混入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 DNA条形码鉴定+显微特征联合验证 |
灰分超标 | 泥沙未洗净或加工污染 | 加强水洗(流动水冲洗3次),采用振动筛去杂 |
中药饮片生产(药典标准):
保健食品原料(功能声称):
出口原料(国际认证):
刺五加检测需以 “有效成分达标、安全风险可控、真伪可溯” 为核心原则:
建议方案:
通过科学检测与全链管理,可确保刺五加从田间到终端的质量一致性,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