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级多晶硅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2 20:27:28 更新时间:2025-05-13 21:32:3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2 20:27:28 更新时间:2025-05-13 21:32:3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电子级多晶硅是半导体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其纯度直接决定着集成电路、光伏电池等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表现。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制造对多晶硅材料的纯度要求已提升至11N(99.999999999%)级别。微量的杂质如硼、磷、金属元素等都会导致晶格缺陷,影响载流子迁移率和器件可靠性。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电子级多晶硅检测市场规模已突破15亿美元,检测技术已成为保障半导体产业链安全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建立自主可控的检测体系对保障我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电子级多晶硅检测体系包含以下核心项目:1) 体纯度检测(包括B、P、As等掺杂元素);2) 金属杂质检测(Fe、Cu、Ni等24种金属元素);3) 碳氧含量检测;4) 晶体结构分析(位错密度、晶粒尺寸);5) 表面污染物检测(颗粒物、有机物);6) 电学性能测试(电阻率、少数载流子寿命)。检测范围需覆盖原材料硅棒、破碎硅料、成品硅片等全工艺流程,其中对 CVD法生产的电子级多晶硅要求最为严格,需达到SEMI C8-0309标准规定的最低检测限要求。
现代电子级多晶硅检测实验室需配置以下关键设备:1) 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R-ICP-MS),用于ppb级杂质检测;2) 低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检测间隙氧和替位碳;3) 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测量范围0.0001-100Ω·cm;4) 深能级瞬态谱仪(DLTS),分析深能级缺陷;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配合EDS能谱,进行微区成分分析;6) 超洁净室系统(Class 1级),确保检测环境达标。安捷伦8800 ICP-MS/MS和赛默飞iCAP RQ等设备因其出色的质量分辨率(>10,000)成为行业首选。
依据SEMI标准,标准检测流程包括:1) 样品制备阶段,在Class 10洁净环境下采用高纯石英刀具取样,避免交叉污染;2) 酸洗处理,使用HNO3/HF混合酸体系溶解样品;3) 仪器分析,ICP-MS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RF功率维持在1550W,载气流量0.85L/min;4) 数据校正,运用内标法(如In-115)消除基体效应;5) 结果验证,通过NIST SRM 57b标准物质进行方法确认。针对电阻率检测,需遵循ASTM F723标准,在23±0.5℃恒温条件下采用四点探针法测量,电流密度控制在1-10mA/cm²范围。
电子级多晶硅检测需遵守的国际标准包括:1) SEMI C8-0309《电子级多晶硅规范》;2) ASTM F1724-11《多晶硅中杂质测试方法》;3) IEC 60749-4半导体器件机械环境试验标准;4) GB/T 12963-2014中国电子级多晶硅标准。其中SEMI标准将多晶硅分为EGS(电子级)、(太阳能级)两类,对EGS材料要求:基硼<0.3ppba,基磷<0.6ppba,总金属含量<1ppbw。近期更新的SEMI C8-0621标准新增了对钠、钾、钙等碱金属的检测要求,检测限值收紧至0.01ppbw水平。
检测结果需满足三级判定体系:1) 基础指标,包括电阻率(>100Ω·cm)、少数载流子寿命(>1000μs);2) 关键杂质指标,B、P单项<0.1ppba,总金属<0.5ppbw;3) 缺陷指标,位错密度<500/cm²,氧含量<1×10¹⁶atoms/cm³。对12英寸晶圆用多晶硅材料,需额外满足:表面金属污染<5×10¹⁰atoms/cm²,颗粒物(>0.2μm)<5个/片。检测数据需通过Gage R&R分析,要求重复性误差<5%,再现性误差<10%。对于光伏用多晶硅,则参照IEC 61215标准,基金属杂质总量可放宽至50ppbw。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