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的废弃输油管道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2 21:09:55 更新时间:2025-05-13 21:32:5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2 21:09:55 更新时间:2025-05-13 21:32:5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能源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大量废弃输油管道需要进行安全处置和环境评估。这些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大量油污残留,可能含有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若处置不当将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针对废弃输油管道的油污检测不仅是环保合规的必然要求,更是场地修复和管道再利用决策的关键依据。专业的油污检测可以有效评估污染程度,为后续的清洗、修复或拆除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支持,避免二次污染风险。该检测在石油化工行业退役设施处置、工业园区改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废弃输油管道油污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管道内壁油污残留量检测;2)油污成分分析(包括石油烃总量、苯系物、多环芳烃等);3)重金属含量检测(如铅、镉、汞等);4)土壤渗透污染评估;5)管道材质腐蚀状况检测。检测范围应覆盖管道全线,重点关注弯头、阀门、连接处等易积存油污的部位,以及管道周边的土壤采样点。对于长距离管道,可采用代表性分段检测的方法。
进行油污检测需要配备专业仪器设备:1)管道内窥镜系统(含高清摄像头和照明装置);2)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用于重金属快速检测;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有机物分析;4)红外油分测定仪;5)土壤采样器(包含无扰动采样工具);6)测厚仪用于评估管道腐蚀状况;7)气体检测仪(监测作业环境安全)。对于大型管道检测项目,还需要配备管道机器人(PIG)等自动化检测设备。
标准检测流程包括:1)前期调查(收集管道历史运行资料);2)现场勘查(确定检测方案);3)安全准备(通风、防爆措施);4)分段开启检测口;5)内窥镜可视化检测;6)取样(使用专用刮取工具获取内壁样品);7)周边土壤采样(按网格法布点);8)实验室分析;9)数据整理与评估。检测方法应遵循:HJ 637-2018《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等标准方法,对于特殊成分可能需要采用EPA 8015B等国际方法。
废弃输油管道油污检测需遵循多项标准规范:1)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3)SY/T 6620-2014《废弃输油管道处置技术规范》;4)HJ/T 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5)API RP 1117《管道废弃推荐做法》;6)ASTM E1527-21《环境场地评估标准实践》。检测机构应取得CMA资质认定,检测人员需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检测结果评判主要依据:1)管道内油污残留量(≤100g/m²为轻度污染,100-500g/m²为中度,≥500g/m²为重度);2)石油烃总量(TPH)在土壤中的浓度限值(根据用地性质不同,居住用地为450mg/kg,工业用地为3000mg/kg);3)苯并[a]芘等特定多环芳烃的单项限值(0.1-1mg/kg);4)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GB 36600规定的风险筛选值。根据检测结果,将废弃管道划分为可直接拆除、需预处理后拆除或需专业修复三个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