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体温计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3 08:18:14 更新时间:2025-05-13 21:37:5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3 08:18:14 更新时间:2025-05-13 21:37:5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红外体温计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在医疗防疫、公共场所体温筛查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其快速、安全的特点使其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工具。然而,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防疫效果,不合格的红外体温计可能导致漏检或误检。据研究,0.3℃的测量偏差就可能使发热筛查的假阴性率提高15%。因此,定期对红外体温计进行专业检测,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对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医疗机构、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都需要建立严格的红外体温计质量控制体系。
红外体温计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关键项目:1)基本功能检查:包括开关机、显示、报警等功能;2)温度示值误差:在35-42℃范围内的测量准确性;3)重复性: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稳定性;4)响应时间:从测量到显示结果的时间;5)环境温度影响: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测量偏差;6)距离特性:测量距离对结果的影响。检测范围应覆盖设备标称的全部测量范围,重点检测临床最常用的35-42℃区间。
专业检测需要以下设备:1)黑体辐射源:作为标准温度源,精度应达到±0.1℃;2)高精度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用于校准黑体温度;3)恒温水槽:提供稳定的环境温度;4)距离测量装置:确保测试距离准确;5)计时器:测量响应时间。其中黑体辐射源是关键设备,其发射率应≥0.99,温度稳定性优于0.05℃/10min。实验室还应配备温度记录仪、湿度计等环境监测设备。
标准检测流程包括:1)预处理:被测设备在测试环境稳定2小时;2)黑体温度设定:在35℃、37℃、39℃、41℃等关键温度点进行测试;3)距离校准:按照说明书要求设置测量距离;4)数据采集:每个温度点测量10次,记录示值;5)环境测试:在16℃、25℃、32℃等不同环境温度下重复测量;6)响应时间测试:记录从测量启动到稳定显示的时间。整个过程应严格按照JJF 1107-2003《测量人体温度的红外温度计校准规范》执行。
红外体温计检测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JJF 1107-2003《测量人体温度的红外温度计校准规范》;2)GB/T 21416-2008《医用电子体温计》;3)ISO 80601-2-56:2017《医用电气设备第2-56部分:体温测量用临床温度计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专用要求》;4)ASTM E1965-98(2016)《间歇测定患者体温用的红外温度计标准规范》。其中JJF 1107是最核心的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检测条件、方法和数据处理要求。
检测结果评判标准如下:1)示值误差:在35-42℃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为±0.3℃;2)重复性:同一温度点10次测量的标准差应≤0.2℃;3)响应时间:应≤1秒;4)距离特性:在说明书规定距离范围内,示值变化应≤0.2℃;5)环境温度影响:在16-32℃环境温度变化时,示值偏差应≤0.1℃/℃。任何一项指标超出限值,都应判定为不合格。检测机构应出具包含测量不确定度的校准证书,对不合格设备建议停用或返厂校准。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