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闪蒸塔氦检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27 09:38:57 更新时间:2025-06-26 13:36:4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27 09:38:57 更新时间:2025-06-26 13:36:4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中压闪蒸塔作为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的关键设备,其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能源效率及环境保护。氦检检测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高灵敏度泄漏检测技术,其检测精度可达10-9Pa·m³/s量级,比传统水压试验灵敏度高出5-6个数量级。该技术特别适用于检测中压闪蒸塔这类承受0.1-10MPa工作压力、含有有毒有害介质或高价值产品的压力容器。在设备制造验收、定期检验及大修后验证等环节,氦检检测能有效识别微米级缺陷,预防因微小泄漏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同时满足ASME、GB/T等严格标准要求。随着我国流程工业向高端化发展,氦检技术在中压设备检测领域的应用正快速普及。
本检测项目主要涵盖:1)塔体本体焊缝(纵缝/环缝)的密闭性检测;2)接管法兰与壳体连接部位密封检测;3)人孔、视镜等开口密封结构检测;4)内部盘管、换热管束等压力边界的完整性检测。检测范围应覆盖设计压力1.1倍工况下的全工作区间,对于有保温层的设备需特别设计检测路径。根据NB/T47013.8标准要求,检测面积应包括所有承压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且每道焊缝检测宽度不应小于25mm。
核心检测系统包括:1)氦质谱检漏仪(如Leybold PHOENIX L300i,灵敏度10-12mbar·l/s);2)真空抽气机组(含罗茨泵+旋片泵组合,极限真空≤5×10-3Pa);3)氦气喷枪(带流量调节0.5-5L/min);4)标准漏孔(校准量程10-5~10-9Pa·m³/s);5)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压力-氦峰曲线)。辅助设备需包含真空计、氦气回收装置及专用密封夹具。所有仪器应定期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校准,并在检测前用标准漏孔进行系统验证。
检测采用真空喷氦法,具体流程为:1)设备预处理(清除表面油污、干燥处理);2)建立真空系统(先抽至50Pa以下);3)系统本底测试(确认本底氦浓度<5×10-7Pa·m³/s);4)分段喷氦检测(喷枪距被测面3-5mm,移动速度≤50mm/s);5)氦峰记录(持续监测质谱仪信号3min);6)漏点定位(对异常信号点进行三维定位);7)复检确认(对疑似漏点二次验证)。关键控制点包括:真空系统保压测试应满足30分钟内压升≤10Pa;喷氦压力需控制在0.15-0.3MPa;对于复杂结构应采用氦罩法辅助检测。
检测执行以下标准体系:1)国家标准GB/T 12604.7-2021《无损检测术语 泄漏检测》;2)行业标准NB/T47013.8-202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8部分:泄漏检测》;3)ASME BPVC Section V Article 10《真空箱氦检方法》;4)ISO 20485:2017《氦质谱检漏仪校准规范》。特殊工况还需参考SH/T 3542-2017《石油化工静设备泄漏试验技术规范》。检测报告应包含:系统校准证书、真空曲线图、氦峰谱图、泄漏率计算值及缺陷位置示意图等要素。
根据设备类别采用分级判定:1)A级(工艺介质极度危险):允许泄漏率≤1×10-8Pa·m³/s;2)B级(可燃/有毒介质):≤5×10-7Pa·m³/s;3)C级(一般介质):≤1×10-6Pa·m³/s。单个漏点面积不得超过0.1mm²,且任意100mm焊缝长度内漏点不超过2处。对于超标漏点,应采用TOFD或PT进行缺陷性质分析,返修后需在原检测压力基础上提高10%进行复检。最终验收应以连续三次检测数据稳定为准,所有数据均需满足工艺安全系数要求(通常取设计泄漏限值的50%作为验收值)。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