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用覆膜砂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30 10:21:22 更新时间:2025-06-29 15:22:0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30 10:21:22 更新时间:2025-06-29 15:22:0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铸钢用覆膜砂作为现代铸造工艺中的关键造型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成品率。覆膜砂是由石英砂或特种砂为基材,通过酚醛树脂等粘结剂覆膜而成,具有强度高、溃散性好、发气量低等特性。在汽车、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铸钢件对覆膜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系统化检测不仅能确保铸造工艺稳定性,更能预防气孔、粘砂等缺陷,提高铸件合格率。随着铸造行业向精密化、绿色化发展,覆膜砂检测已成为原材料入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验收的重要技术手段。
完整的覆膜砂检测体系包含以下核心项目:1)物理性能检测:包括粒度分布、角形系数、堆密度等;2)化学性能检测:灼烧减量(LOI)、pH值、酸耗值等;3)工艺性能检测:常温抗拉强度、热态抗拉强度、发气特性、膨胀率等;4)粘结剂特性检测:树脂覆膜率、游离酚含量、固化速度等。检测范围应覆盖原材料入厂检验、生产过程抽检以及产品出厂全检三个环节,特别关注批量生产时的性能一致性控制。
检测设备配置需满足GB/T 2684标准要求:1)强度测试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精度±1%)配专用砂型模具;2)发气特性分析使用石英管式发气仪(测温范围0-1000℃);3)热性能检测需配备程序控温马弗炉(控温精度±5℃);4)粒度分析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02-2000μm);5)微观形貌观察使用数码体视显微镜(放大倍数10-100X)。对于高端应用场景,还应配置热重分析仪(TGA)和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树脂热分解特性分析。
标准检测流程包括:1)取样制备:按GB/T 2684规定多点取样并混合缩分;2)强度测试:制作标准"8"字试样,在23±2℃环境下养护24小时后测试;3)热态性能检测:将试样置于预定温度(通常200-300℃)的烘箱中保温10min后立即测试;4)发气量测定:称取1g样品在850℃下加热至完全分解,记录气体体积;5)粒度分析:采用湿法分散后激光衍射法测量。每个项目需平行测试3次取平均值,异常数据需进行Q检验。
检测工作应严格执行以下标准:1)基础标准:GB/T 2684-2021《铸造用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2)行业标准:JB/T 8583-2020《铸造用覆膜砂》;3)国际参考标准:ISO 13517-2015《铸造-覆膜砂测试方法》;4)环保标准:GB/T 38469-2020《铸造用酚醛树脂中游离甲醛测定》。对于特种铸造应用,还需参照ASTM C144-18对耐火骨料的要求以及DIN EN 10213对铸钢件表面质量的相关规定。
合格覆膜砂应满足:1)常温抗拉强度≥2.5MPa(重要件≥3.2MPa);2)热态抗拉强度(250℃)保持率≥80%;3)发气量≤15ml/g(精密铸造≤12ml/g);4)粒度集中度(主筛号±3筛余量)≥75%;5)灼烧减量控制在1.5-3.0%范围。评判时需建立质量分级制度:A级品(全部指标优等)、B级品(关键指标合格)、C级品(次要指标超标)。对于关键承力铸件,还应附加高温抗压强度(≥4MPa@600℃)和热膨胀系数(≤0.8%)等特殊要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