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叶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30 10:21:22 更新时间:2025-06-29 17:07: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30 10:21:22 更新时间:2025-06-29 17:07: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广泛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领域,因其富含皂苷、黄酮、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调节免疫等功效。然而,市场上绞股蓝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或掺假等问题。因此,对绞股蓝叶进行科学检测,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真实性,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规范市场秩序以及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检测范围通常包括理化指标、活性成分、污染物限量和微生物指标等,以确保其符合药用或食用标准。
绞股蓝叶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理化指标: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等; 2. 活性成分检测:总皂苷(如绞股蓝皂苷)、总黄酮、多糖、多酚等; 3. 污染物限量检测:重金属(铅、镉、砷、汞)、农药残留(有机磷、有机氯类)、二氧化硫残留等; 4. 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5. 掺伪鉴别:通过DNA条形码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鉴别是否掺杂其他植物原料。
绞股蓝叶检测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 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测定皂苷、黄酮等活性成分;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测定总皂苷、总黄酮等含量; 3.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重金属含量; 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农药残留; 5. 微生物培养箱及PCR仪:用于微生物检测和DNA鉴定; 6. 电子天平、烘箱、马弗炉:用于理化指标的测定。
绞股蓝叶的标准检测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将绞股蓝叶样品粉碎、过筛,确保均匀性; 2. 理化检测:按照《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 3. 活性成分分析:采用HPLC法测定绞股蓝皂苷含量,或UV-Vis法测定总黄酮; 4. 污染物检测:按GB 2762-2022测定重金属,GB 2763-2021检测农药残留; 5. 微生物检测:依据《中国药典》或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6. 数据分析与报告:对比标准限值,出具检测报告。
绞股蓝叶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和规范: 1. 《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药用绞股蓝的质量标准; 2. 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重金属限量要求; 3. 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4. GB/T 22244-2008《保健食品中总皂苷的测定》;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如ZYB系列)对绞股蓝原料的特定要求。
绞股蓝叶检测结果的评判需依据相关标准,常见限值如下: 1. 活性成分:总皂苷含量(以绞股蓝皂苷计)通常应≥2.5%(干重),总黄酮≥1.0%; 2. 重金属:铅(Pb)≤5.0 mg/kg,镉(Cd)≤0.3 mg/kg,砷(As)≤2.0 mg/kg; 3. 农药残留:六六六(BHC)≤0.1 mg/kg,滴滴涕(DDT)≤0.1 mg/kg; 4. 微生物:菌落总数≤10⁴ CFU/g,霉菌≤100 CFU/g,不得检出致病菌。 若检测结果超出限值,则判定为不合格,需进一步分析原因或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