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池污泥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1 08:11:04 更新时间:2025-06-30 08:20:0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1 08:11:04 更新时间:2025-06-30 08:20:0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生化池污泥检测是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污水处理效果和排放水质达标情况。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泥的质量和活性直接决定了生化处理效率。通过系统化的污泥检测,可以及时掌握污泥的沉降性能、微生物活性以及污染物降解能力,为工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当前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下,准确可靠的污泥检测数据不仅能够指导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运行,还能有效避免污泥膨胀、污泥老化等工艺故障,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此外,定期进行污泥检测也是评估生化处理单元运行效果、预测污泥处置需求的重要手段,对降低运行成本和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生化池污泥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常规项目:1) 污泥浓度检测:包括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2) 污泥沉降性能检测:30分钟污泥沉降比(SV30)、污泥体积指数(SVI);3) 污泥活性检测:耗氧速率(OUR)、脱氢酶活性;4) 污泥镜检:微生物相观察,包括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5) 污泥理化性质:pH值、温度、溶解氧等。此外,根据工艺需要还可增加污泥粒径分布、毛细吸水时间(CST)、污泥比阻等专项检测项目。
生化池污泥检测需要配备专业的仪器设备:1) 实验室分析设备:电子天平(精度0.0001g)、干燥箱、马弗炉、离心机等用于MLSS和MLVSS测定;2) 沉降性能检测设备:1L量筒、秒表、pH计等;3) 活性检测设备:溶解氧测定仪、BOD测定仪、分光光度计;4) 显微镜及配套摄像系统用于微生物相观察;5) 现场检测仪器:便携式溶解氧仪、温度计、pH计等。对于特殊检测项目还需要配备粒径分析仪、CST测定仪、比阻测定装置等专业设备。
生化池污泥的标准检测流程包括:1) 样品采集:在生化池代表性位置采集混合均匀的污泥样品,立即送检;2) MLSS测定:取适量混合液经定量滤纸过滤,103-105℃烘干至恒重称量;3) MLVSS测定:将MLSS样品置于马弗炉中600℃灼烧2小时,测量灼烧失重;4) SV30测定:将混合液静置于1L量筒中,记录30分钟沉降污泥体积;5) SVI计算:SV30值/MLSS浓度×1000;6) OUR测定:密闭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内溶解氧下降值;7) 微生物镜检:取新鲜污泥样品进行染色观察并计数。所有检测均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并做好质量控制。
生化池污泥检测需遵循以下主要标准和规范: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关于活性污泥检测的标准方法;2) CJ/T 221-200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3) 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关要求;4) HJ 505-2009《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5) 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此外,还应参考各地方制定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技术规程中的具体要求。
生化池污泥检测结果的评判标准为:1) MLSS浓度: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控制在2000-4000mg/L,根据工艺类型调整;2) MLVSS/MLSS比值:宜大于0.5,表明污泥有机成分较高;3) SV30:正常范围15-30%,超过40%可能指示污泥膨胀;4) SVI:理想值50-150mL/g,<50可能污泥老化,>150可能污泥膨胀;5) OUR:正常值5-40mgO2/(gVSS·h),过低表明污泥活性不足;6) 微生物相:钟虫、累枝虫等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为良好状态。实际评判需结合污水处理工艺特点和进水水质情况综合分析,当出现异常指标时应及时采取工艺调整措施。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