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PET)瓶片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30 10:21:22 更新时间:2025-06-29 11:05:4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30 10:21:22 更新时间:2025-06-29 11:05:4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片是塑料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食品容器等领域。随着全球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提升,再生PET瓶片的市场需求显著增长。然而,再生瓶片的物理性能、化学安全性及杂质含量直接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终端产品质量,因此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检测至关重要。通过检测可确保再生PET瓶片符合食品接触材料(FCM)标准、满足下游生产要求,并避免因杂质或降解产物导致的机械性能下降或安全隐患。
再生PET瓶片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物理性能检测:熔融指数(MFI)、密度、特性粘度(IV值)、颗粒尺寸分布; 2. 化学性能检测:乙醛含量、总迁移量(食品接触安全)、重金属含量(铅、镉等); 3. 杂质分析:非PET材料(PVC、PP等)残留、水分含量、灰分含量; 4. 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冲击强度; 5. 热性能:熔点(DSC)、热变形温度。 检测范围涵盖原料瓶片、清洗后瓶片及加工后的再生粒子。
完成上述检测需依赖多种专业仪器: 1. 熔融指数仪(如Instron MF20):测定熔体流动速率; 2. 特性粘度测试仪(乌氏粘度计):分析PET分子链降解程度;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乙醛及挥发性有机物; 4. 红外光谱仪(FTIR):鉴别非PET杂质; 5. 热分析仪(DSC/TGA):评估热稳定性与熔点; 6. 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拉伸与冲击性能; 7.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量化重金属含量。
检测流程需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随机取样(依据GB/T 6678),粉碎后过筛(粒径≤5mm); 2. 物理性能测试:按ISO 1133测定熔融指数,ASTM D792测定密度; 3. 化学分析:依据GB 31604.8检测总迁移量,EN 13130测定乙醛; 4. 杂质分离:采用密度梯度法(GB/T 2918)分离非PET材料; 5. 数据记录与复核:平行测试3次取平均值,偏差超过5%需重新取样。
再生PET瓶片检测需符合以下标准: 1. 国际标准:ISO 18604(包装可回收性)、FDA 21 CFR §177.1630(食品级PET); 2. 国家标准:GB/T 17931(瓶级PET树脂)、GB 4806.7(食品接触材料); 3. 行业规范:EFSA Guidelines(欧盟食品安全)、APR(美国塑料回收协会)设计指南。
检测结果的合规性依据应用场景分级: 1. 食品级再生PET:乙醛≤3 ppm,重金属迁移量需符合GB 31604.9限值; 2. 工业级再生PET:特性粘度≥0.72 dL/g,灰分≤0.05%; 3. 通用评判:非PET杂质含量<100 ppm,熔融指数波动范围±10%。 未达标瓶片需分类处理(如二次清洗或降级使用),并出具不合格报告。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