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墨化学分析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4 16:06:20 更新时间:2025-07-03 16:07:1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4 16:06:20 更新时间:2025-07-03 16:07:1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人造石墨作为重要的工业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高温润滑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化学组成直接影响材料的导电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造石墨化学纯度的要求日益严格。化学分析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控制原料质量、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不同应用领域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石墨材料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会显著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这使得化学分析成为质量控制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人造石墨化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 主成分分析:固定碳含量测定;2) 灰分含量测定;3) 挥发分含量测定;4) 微量元素分析:重点关注Fe、Ni、Cr、Cu、Na、K等金属元素;5) 硫含量测定;6) 氮含量测定;7) 氧含量测定。这些指标全面反映了人造石墨的化学纯度、杂质分布等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材料的最终使用性能。
进行人造石墨化学分析需要多种精密仪器: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用于微量元素分析;2) 碳硫分析仪测定C、S含量;3) 氧氮分析仪测定O、N含量;4) 高温灰化炉用于灰分测定;5) 马弗炉用于挥发分测定;6) 电子天平(精度0.0001g);7) 干燥箱;8) 微波消解系统用于样品前处理。这些设备组合可完成从主量到痕量成分的全面分析。
标准检测流程包括:1) 样品制备:将石墨样品研磨至200目以下,充分混匀;2) 水分测定:在105℃下干燥至恒重;3) 灰分测定:在815℃下灼烧至恒重;4) 挥发分测定:在900℃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7分钟;5) 固定碳计算:通过差减法获得;6) 元素分析:样品经酸消解后,用ICP-OES测定金属元素;7) 碳硫氧氮测定:使用专用分析仪按标准方法操作。每个步骤都需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环境条件。
人造石墨化学分析遵循的主要标准包括:1) GB/T 3521-2008《石墨化学分析方法》;2) ISO 10143:2014《碳素材料-石墨电极灰分的测定》;3) ASTM C561-16《石墨灰分测试方法》;4) 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5) YS/T 825-2012《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样品处理、测试方法和结果计算等要求,是检测工作的基本依据。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评判标准有所差异:1) 锂电负极材料要求固定碳≥99.5%,总金属杂质≤0.05%;2) 普通工业级石墨固定碳≥98%,灰分≤1.5%;3) 高纯石墨要求总杂质含量≤0.1%;4) 硫含量一般要求≤0.05%;5) 挥发分≤1.0%。检测结果需与产品标准或客户技术要求进行比对,超过限值则判定为不合格。同时要注意各元素间的协同效应,某些元素组合超标可能带来更大风险。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