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6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08:52:16 更新时间:2025-04-24 09:11:1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08:52:16 更新时间:2025-04-24 09:11:1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维生素B6(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及其磷酸化形式)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合成、血红蛋白生成及免疫功能调节等关键生理过程。其缺乏或过量均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缺乏症表现为贫血、皮炎、免疫力下降及神经系统异常,而过量摄入(>200 mg/天)则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6检测在临床医学、营养评估、慢性病管理及特殊人群(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健康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需求主要集中于疑似营养不良患者、代谢性疾病筛查、药物疗效监测(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导致的B6缺乏)以及功能性食品研发等领域。
维生素B6检测涵盖以下具体项目: 1. 总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PN)、吡哆醛(PL)、吡哆胺(PM)及其5'-磷酸酯形式(PLP、PMP、PNP) 2. 活性形式检测:以5'-磷酸吡哆醛(PLP)为主,占体内活性B6的80%以上 3. 代谢标志物:如尿中4-吡哆酸(4-PA)排泄量 检测样本类型包括血清/血浆(最常用)、全血、尿液及特殊研究用的组织样本。不同样本反映不同时间维度的营养状态:血浆PLP代表短期储存,红细胞PLP反映中长期状态,尿4-PA则显示近期摄入量。
主流检测设备与技术包括: 1. 高效液相色谱(HPLC):配备荧光检测器(激发/发射波长293/395 nm)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分离各B6形式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黄金标准方法,检测限低至0.5 nmol/L,特异性高 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适用于批量筛查,但易受交叉反应干扰 4. 微生物法:使用乳酸杆菌ATCC 7830等菌株,现已较少应用 辅助设备包括低温离心机(4℃保存样本)、避光采样管(防光降解)、-80℃超低温冰箱(长期保存)及氮吹仪(样本前处理)。
以LC-MS/MS检测血浆PLP为例: 1. 样本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EDTA抗凝,避光离心(3000 rpm, 10 min, 4℃)分离血浆 2. 前处理:加入内标(氘代PLP),用10%偏磷酸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 3. 色谱条件:C18反相柱(2.1×150 mm, 1.7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甲醇梯度洗脱 4. 质谱参数: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PLP母离子248.1→150.0(定量离子) 5. 校准曲线:采用6点校准(5-200 nmol/L),要求R²>0.99 全程需避光操作,每批样本插入质控品(低、中、高浓度)验证精密度(CV<15%)。
主要参考以下标准: 1. CLSI C62-A:临床质谱方法验证指南 2. AOAC 2015.06:食品中维生素B6的LC-MS/MS测定法 3. WS/T 550-2017:《血清维生素B6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卫生行业标准) 4. ISO 20633:2015: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 质量控制需遵循CLIA标准,定期参加CAP或CNAS组织的室间质评。样本稳定性要求:4℃保存≤24小时,-20℃≤1个月,-80℃≤1年。
根据WHO和NIH建议的分级标准: 1. 缺乏:血浆PLP <20 nmol/L(成人),<30 nmol/L(孕妇) 2. 边缘缺乏:20-30 nmol/L(成人),30-50 nmol/L(孕妇) 3. 充足:30-100 nmol/L(成人),>50 nmol/L(孕妇) 4. 潜在过量:>100 nmol/L(需结合摄入史评估) 特殊人群需注意:血液透析患者阈值降低50%,而服用激素避孕药者可能假性降低15-20%。结果解读应结合膳食调查、临床症状及其他B族维生素检测数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