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片石墨粉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08:13:20 更新时间:2025-05-13 19:25:4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08:13:20 更新时间:2025-05-13 19:25:4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鳞片石墨粉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机械、化工、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质量性能。随着石墨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密封材料等高端领域的应用拓展,对鳞片石墨粉的检测要求日益严格。通过科学检测可准确评估石墨粉的固定碳含量、挥发分、灰分等关键指标,为材料分级、生产工艺优化及产品应用选择提供数据支撑。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石墨粉的纯度、粒度分布等参数直接关系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这使得鳞片石墨粉检测成为材料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鳞片石墨粉的常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1)物理性能检测:粒度分布(D50、D90等)、振实密度、比表面积等;2)化学成分检测:固定碳含量、挥发分、灰分、水分、硫含量等;3)形态结构检测:鳞片完整度、结晶度等;4)特殊性能检测:导电性、润滑性等。检测范围应覆盖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及成品出厂全流程,特别关注可能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关键参数。
主要检测设备包括:1)激光粒度分析仪(如马尔文Mastersizer 3000)用于粒度分布测定;2)元素分析仪(如LECO碳硫分析仪)用于碳含量检测;3)马弗炉(最高温度可达1200℃)用于灰分测定;4)振实密度测试仪(如BT-1000)用于密度检测;5)比表面积分析仪(如BET氮吸附仪);6)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形貌观察;7)X射线衍射仪(XRD)用于晶体结构分析。配套设备还包括精密天平(0.1mg)、干燥箱、标准筛组等。
检测流程应遵循标准化操作:1)样品制备:按GB/T 3521规定进行四分法取样,确保样品代表性;2)水分测定:105℃烘干至恒重;3)灰分测定:815℃灼烧2小时;4)固定碳计算:通过差减法获得;5)粒度测试:采用湿法分散,超声处理3分钟后测试;6)振实密度:采用标准振实装置测定;7)比表面积:氮吸附法测定。每个项目应平行测试3次取平均值,严格控制测试环境温度(23±2℃)和湿度(50±10%RH)。
主要参考标准包括:GB/T 3518-2008《鳞片石墨》、GB/T 3521-2008《石墨化学分析方法》、GB/T 19077-2016《粒度分布 激光衍射法》、ISO 8005:2005《石墨材料灰分的测定》等。针对不同应用领域还需参考行业标准,如电池用石墨材料需符合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要求。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循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仪器校准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
检测结果评判需根据产品等级和应用要求:1)固定碳含量:高纯级≥99.9%,电池级≥99.5%;2)灰分:高纯级≤0.1%,工业级≤5%;3)粒度分布:负极材料要求D50在10-25μm范围;4)振实密度:一般要求≥0.8g/cm³;5)硫含量:电池材料要求≤0.05%。对于异常数据应进行复测确认,结合SEM等形貌分析查找原因。最终检测报告应包含测试方法、仪器型号、环境条件等完整信息,检测数据与标准值的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常±5%)。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