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空气(沉降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9 09:18:51 更新时间:2025-05-13 19:34:3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9 09:18:51 更新时间:2025-05-13 19:34:3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车间空气(沉降菌)检测是制药、食品、医疗器械等洁净生产环境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在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体系中,沉降菌检测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控制。空气中的沉降菌可能来源于人员活动、设备运行或通风系统,其数量超标会导致产品微生物污染,影响产品安全性和保质期。特别是在无菌生产车间、生物实验室等高标准环境中,沉降菌的监测更是环境验证和日常监控的核心项目。通过定期检测,企业可评估洁净区的微生物控制效果,及时采取消毒、通风改进等措施,确保生产环境符合法规要求。
沉降菌检测主要针对空气中的可沉降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通过自然沉降法收集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检测范围通常覆盖以下区域: 1. 关键操作区:如灌装线、无菌操作台等A/B级洁净区; 2. 辅助区域:如更衣室、物料传递窗等C/D级区域; 3. 动态与静态监测:分别评估生产期间和停机状态下的微生物负荷。 检测频率依据洁净级别确定,A/B级区需每次生产前后检测,C/D级区可每周或每月检测。
沉降菌检测需配备以下设备: 1. 培养皿:直径90mm的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或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培养皿,用于细菌和真菌的分别采集; 2. 恒温培养箱:细菌培养温度通常为30~35°C(48~72小时),真菌为20~25°C(5~7天); 3. 无菌操作台:用于培养皿的预处理和后续菌落计数; 4. 菌落计数器:辅助人工计数的电子设备,提高数据准确性。
检测流程严格遵循以下步骤: 1. 采样点布置:根据ISO 14644-1或GB/T 16294-2010标准,按车间面积和洁净级别确定采样点数量(如A级区不少于14个点); 2. 暴露时间:培养皿开盖暴露30分钟至4小时(依据洁净级别调整),避免气流干扰; 3. 培养与计数:采样后立即封闭培养皿,按标准条件培养,记录每皿菌落形成单位(CFU); 4. 数据计算:结果以“CFU/皿·时间”表示,动态检测时需结合生产活动记录。
沉降菌检测需符合以下国内外标准: 1. 中国标准: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2. 国际标准:ISO 14698-1《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的生物污染控制》; 3. 行业规范:GMP附录1《无菌药品》对A/B级区沉降菌限值要求为≤1 CFU/4小时(φ90mm皿)。
评判依据洁净度级别和检测场景: 1. 静态标准:A级区≤1 CFU/皿,B级区≤5 CFU/皿,C级区≤50 CFU/皿,D级区≤100 CFU/皿; 2. 动态标准:需结合生产活动类型,通常允许略高于静态限值; 3. 异常处理:若结果超标,需立即复核采样过程、排查污染源,并执行环境再清洁与复测。数据需记录于环境监控报告中,作为批次放行或整改的依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