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花生、加工后的整粒花生粕和花生碎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15:46:44 更新时间:2025-05-13 19:51:5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15:46:44 更新时间:2025-05-13 19:51:5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花生及其加工制品(如花生粕、花生碎)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和食用油制造等领域。由于其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微量元素,花生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动物健康及国际贸易合规性。然而,花生在种植、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且可能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此外,花生粕和花生碎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因工艺不当导致营养成分损失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对原料花生、整粒花生粕及花生碎进行全面检测,是确保其品质、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的必要手段,也是食品企业、饲料厂和贸易商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
针对原料花生、整粒花生粕和花生碎,需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 1. 理化指标: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酸价、过氧化值; 2. 安全指标:黄曲霉毒素(B1、B2、G1、G2)、农药残留(如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重金属(铅、镉、砷、汞); 3.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霉菌和酵母菌; 4. 加工特性指标(花生粕和花生碎):粒度分布、溶剂残留(浸出工艺)、脲酶活性(评估热处理效果); 5. 掺假鉴别:通过DNA检测或近红外光谱分析验证是否掺杂其他低价油料。
检测过程需依赖以下仪器设备: 1. 理化分析:凯氏定氮仪(蛋白质)、索氏提取仪(脂肪)、烘箱(水分)、马弗炉(灰分); 2. 毒素与农药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黄曲霉毒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农药残留); 3. 重金属检测: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4. 微生物检测:恒温培养箱、PCR仪(致病菌鉴定); 5. 辅助设备:粉碎机、筛分仪(粒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脲酶活性)。
检测流程需遵循标准化操作: 1. 采样:依据GB 5491规定,采用四分法或自动采样器抽取代表性样品; 2. 前处理:样品粉碎、均质后,按检测项目分别处理(如毒素检测需乙腈提取,重金属检测需微波消解); 3. 分析测试: - 黄曲霉毒素:GB 5009.22-2016(HPLC法); - 蛋白质:GB 5009.5-2016(凯氏定氮法); - 农药残留:GB 23200.113-2018(GC-MS法); 4. 数据记录与复核:确保仪器校准、空白试验和平行样分析。
检测需符合以下国内外标准: 1. 中国国家标准:GB/T 1532(花生)、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 2761(真菌毒素限量); 2. 国际标准:ISO 16050(黄曲霉毒素检测)、AOAC 991.31(蛋白质测定); 3. 行业规范:SN/T 1748(出口花生检验规程)、NY/T 1285(花生粕质量分级)。
检测结果的合规性需对照以下限值: 1. 黄曲霉毒素B1:原料花生≤20 μg/kg(GB 2761),花生粕≤50 μg/kg(饲料用); 2. 重金属:铅≤0.2 mg/kg(GB 2762); 3. 理化指标:花生粕蛋白质≥46%(一级品,NY/T 1285),水分≤12%; 4. 微生物:沙门氏菌不得检出(GB 13078)。 若检测结果超出限值,需判定为不合格并追溯污染源,同时建议企业调整加工工艺或原料来源。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