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菊粉、小麦纤维的混合物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3 16:40:13 更新时间:2025-05-02 16:46:1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3 16:40:13 更新时间:2025-05-02 16:46:1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低聚果糖(FOS)、菊粉(Inulin)和小麦纤维(Wheat Fiber)的混合物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营养特性,在食品加工、保健品生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低聚果糖和菊粉作为典型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促进矿物质吸收等功能;小麦纤维则是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可改善食品质构并增强饱腹感。准确检测这三种成分的混合比例对产品质量控制、功能声称验证和法规符合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这三种成分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相似性(均为碳水化合物),且分子量分布部分重叠,使得混合物检测面临方法学挑战,需要建立专业、准确的检测方案。
本检测项目主要针对以下内容:1)混合物中低聚果糖、菊粉和小麦纤维的定量分析;2)各组分纯度检测;3)聚合度分布分析(针对低聚果糖和菊粉);4)纤维含量测定(包括总膳食纤维、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检测范围涵盖原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验以及稳定性研究等环节。特别需要区分低聚果糖(DP2-9)与菊粉(DP10-60)的聚合度差异,以及它们与小麦纤维中非淀粉多糖的化学区分。
检测需配备以下专业设备:1)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用于单糖和低聚糖分析;2)离子色谱仪(IC)用于精确测定果糖/葡萄糖比例;3)凝胶渗透色谱(GPC)系统用于分子量分布测定;4)酶解系统(包括耐热α-淀粉酶、蛋白酶、淀粉葡萄糖苷酶等);5)纤维分析仪或符合AOAC方法的纤维测定系统;6)分析天平(精度0.0001g);7)恒温干燥箱;8)旋转蒸发仪等辅助设备。
检测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前处理:采用80%乙醇溶液提取可溶性成分,沉淀不溶性纤维,分别处理
2. 酶解处理:参照AOAC 991.43方法,依次用热稳定α-淀粉酶、蛋白酶和淀粉葡萄糖苷酶处理样品
3. HPLC分析:采用氨基柱(250×4.6mm,5μm),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30℃
4. 分子量测定:使用TSKgel G2000PWxl色谱柱,以0.1M NaNO3为流动相
5. 纤维含量测定:按AOAC 985.29和991.43方法测定总膳食纤维、可溶性与不溶性纤维
6. 数据计算:通过标准品建立校准曲线,计算各组分的含量比例
本检测遵循以下国际和国内标准:
1. AOAC 997.08(低聚果糖测定)
2. AOAC 999.03(菊粉测定)
3. AOAC 985.29/991.43(总膳食纤维测定)
4. GB/T 22224-2008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5. GB 5009.8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6. ISO 5498:1981 谷物和谷物制品-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7. 美国药典USP-NF通则〈1057〉益生菌分析方法
检测结果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判:
1. 组分含量:低聚果糖(以干基计)应≥90%,菊粉纯度≥90%,小麦纤维含量应符合产品标称值±5%
2. 分子量分布:低聚果糖聚合度(DP)应在2-9范围内,菊粉DP应在10-60范围内
3. 膳食纤维含量:总膳食纤维含量应≥标称值的95%,可溶性纤维与不溶性纤维比例应符合配方要求
4. 杂质限量:总灰分≤0.5%,蛋白质≤1.0%,水分≤5.0%
5. 微生物指标:需符合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要求
结果判定采用"符合性评价"方法,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时判定为合格产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