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大豆油-癸二酸低聚物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08:12:34 更新时间:2025-05-08 08:15: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08:12:34 更新时间:2025-05-08 08:15: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环氧大豆油-癸二酸低聚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环保型增塑剂,广泛应用于PVC制品、医用材料、食品包装等领域。其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意义:首先,低聚物的分子量分布直接影响产品的增塑效果和热稳定性;其次,残留的未反应单体可能影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再者,在食品接触材料应用中,准确的成分检测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随着欧盟REACH法规和GB 9685-2016等标准的实施,对该类物质的检测要求日益严格。特别是在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精确的低聚物含量检测对确保材料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检测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环氧大豆油-癸二酸低聚物的纯度测定;2) 低聚物分子量分布分析;3) 残留单体(环氧大豆油和癸二酸)含量测定;4) 酸值测定;5) 环氧值测定;6) 挥发性物质含量检测。检测范围涵盖原料质量验收、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适用于增塑剂生产厂家、塑料制品企业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
检测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1) 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用于分子量分布分析;2)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用于纯度测定;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残留单体分析;4) 自动电位滴定仪用于酸值和环氧值测定;5) 精密电子天平(0.1mg);6) 恒温干燥箱;7) 旋转蒸发仪。其中,GPC系统需配置TSKgel GMHHR-M色谱柱系列,HPLC建议使用C18反相色谱柱(250×4.6mm,5μm)。
标准检测流程如下:1) 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约0.5g样品,用适量四氢呋喃溶解并定容;2) GPC分析:流动相为THF,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器温度35℃;3) HPLC分析: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4) 酸值测定:按照GB/T 1668-2008,用KOH乙醇标准溶液滴定;5) 环氧值测定:采用GB/T 1677-2008盐酸-丙酮法;6) GC-MS分析:采用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从80℃(保持2min)以10℃/min升至280℃(保持10min)。
本检测项目涉及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1) GB/T 21863-2008《凝胶渗透色谱法通则》;2) GB/T 1668-2008《增塑剂酸值及酸度的测定》;3) GB/T 1677-2008《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4) GB 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5) ISO 13885-1:2020《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6) ASTM D3418-2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聚合物转变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对于出口产品,还需符合欧盟(EU)No 10/2011食品接触材料法规要求。
检测结果应满足以下技术指标:1) 主成分含量≥98.0%(HPLC面积归一法);2) 数均分子量(Mn)在800-1200范围内,分散度(Đ)≤1.5;3) 残留单体总量≤0.5%;4) 酸值≤0.5mg KOH/g;5) 环氧值符合标称值±5%误差范围;6) 105℃挥发物≤0.3%。对于食品接触材料应用,还需满足特定迁移限量(SML)要求,其中癸二酸迁移量≤30mg/kg。检测报告应包含各项指标的实测值、检测方法、仪器条件及判定结论,不合格项目需注明不符合的具体标准条款。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