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监测精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0 16:59:46 更新时间:2025-05-09 17:34:3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0 16:59:46 更新时间:2025-05-09 17:34:3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瓦斯监测精度检测是煤矿安全生产中最关键的技术保障之一。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是最常见且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气体,其浓度超标可能引发爆炸事故,直接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设施。据统计,我国煤矿重大安全事故中约70%与瓦斯有关。随着"智慧矿山"建设的推进,瓦斯监测系统已成为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高精度的瓦斯监测能够为通风系统调节、瓦斯抽采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是实现"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方针的技术基础。当前,我国煤矿普遍采用催化燃烧式、红外吸收式等原理的瓦斯传感器,这些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因老化、漂移、污染等因素导致测量误差增大,因此定期开展精度检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瓦斯监测精度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1)零点漂移检测:考核传感器在洁净空气中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2)量程精度检测:验证传感器在全量程范围内的测量准确性;3)响应时间测试:评估传感器对瓦斯浓度变化的动态响应能力;4)报警功能验证:检查预设报警阈值的触发准确性;5)交叉干扰测试:分析其他气体(如CO₂、水蒸气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检测范围应覆盖矿井所有在用瓦斯传感器,包括采掘工作面、回风巷、总回风巷等关键位置安装的固定式传感器,以及矿工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检测仪。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低浓度瓦斯传感器检测范围通常为0-4%CH₄,高浓度传感器为0-100%CH₄。
实施瓦斯监测精度检测需要配置专业的检测装置:1)标准瓦斯气体配气装置:能够精确配制不同浓度的CH₄/N₂混合气体,不确定度≤1%;2)气体流量控制器:确保检测气流稳定在(200±10)mL/min;3)数字压力表:量程0-100kPa,精度0.5级;4)高精度计时器:分辨率0.1s;5)温湿度记录仪:监测环境温湿度变化;6)多功能校准仪:用于传感器电信号测试。其中,标准气体应采用国家计量院认证的一级标准物质,浓度值通常包括0.5%、1.5%、3.0%CH₄等关键点。对于红外原理传感器,还需配备特定波长的光学滤波器进行标定。
标准检测应按照以下规范流程实施:1)预处理:将传感器在检测环境中稳定4小时以上;2)零点校准:通入氮气或洁净空气,调整传感器零点;3)量程校准:依次通入0.5%、1.5%、3.0%CH₄标准气体,每次持续5分钟,记录稳定读数;4)精度计算:比较测量值与标准值,计算相对误差;5)响应时间测试:从通入气体到显示值达90%标准浓度的时间;6)恢复时间测试:停止供气后显示值降至10%的时间。整个检测过程应记录环境温度(15-35℃)、湿度(≤85%RH)和大气压力(86-106kPa)参数。对于固定式传感器,还需测试其与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一致性。
瓦斯监测精度检测需严格执行以下标准:1)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2)AQ 6201-20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3)MT/T 408-1995《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技术条件》;4)JJG 678-2019《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检定规程》;5)NB/T 10051-2018《矿用红外甲烷传感器》;6)《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相关条款。这些标准对传感器的基本误差(±0.1%CH₄)、响应时间(≤30s)、稳定性(7天零点漂移≤0.1%CH₄)等关键指标作出了明确规定。
检测结果应满足以下评判要求:1)基本误差:0-1%CH₄范围内≤±0.1%CH₄,1-4%CH₄范围内≤±8%真值;2)响应时间:固定式≤30s,便携式≤20s;3)零点漂移:7天内≤0.1%CH₄;4)报警误差:设定值±0.1%CH₄以内;5)重复性误差≤基本误差的1/2。当检测发现传感器超出上述指标时,应立即进行现场调校或更换。调校后的传感器需重新检测,直至全部指标合格。所有检测数据应形成完整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日期、检测人员、仪器编号、标准气体信息、环境参数等要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